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社科研究基金会的作用与努力方向

郑杭生

2013年11月15日03:39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社科研究基金会作为一种公益性社会组织,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起着重要引领和整合作用。

  社科研究基金会通过科研立项等工作,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社科研究基金会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学术研究者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人们的所想所忧,进一步提炼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一定意义上说,社科研究基金会的作用发挥得怎么样,直接关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进而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选择;充分发挥社科研究基金会的引领作用,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有了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了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国家社科基金自设立以来,学术成果丰硕。相比之下,社会力量创办的社科研究基金会还很薄弱,社科基金项目在供给与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制约了它们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事实上,社会力量创办的社科类基金会有着自身优势。坚持社科研究基金的公益性,既是政府相关工作的基本原则,也为众多社会组织所认可。这一共识为社会力量创办的社科研究基金会提供了两大发展资源:一方面,在基金会的发展方向和基本理念上,政府与社会力量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基金会的公益性质能够带动市场力量的公益性介入,适当消解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弥合市场与社会之间的隔阂。从这两方面来看,社会力量创办的社科研究基金会是优化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第三维。我们应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服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行列。社会力量创办的社科研究基金会不但凝聚了社会力量、彰显了高收入人群的社会责任,而且推动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了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例如,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的成立就吸收了京东商城等多家企业的捐赠,这为社会发展研究凝聚了社会力量,缓解了该领域科研项目的供求失衡局面。今后,我们应发展更多由社会力量创办的社科研究基金会,促进社会资源和学术研究资源更加合理配置。  

  推动社科研究基金会进一步发展,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推动学术界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如何弘扬中国精神的问题。例如,在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问题上,我们期望广大青年学者们能真正做到“借鉴西方,跳出西方”,不断进行“再评判”;做到“开发传统,超越传统”,不断进行“再认识”;做到“提炼现实,高于现实”,不断进行“再提炼”。这样才能真正创新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现我们的学术特色,才能真正弘扬中国精神,跳出对西方文化的依附,摆脱在世界学术格局中的边陲地位。实现这一目标,各类社科研究基金会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立足于世界学术殿堂,就不能在西方理论框架下跳舞。冯友兰先生曾说过:“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不同的历史累积、不同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不同的社会结构与环境,西方的理论和思想只具有借鉴意义,不可照搬照抄,奉为圣典。各类社科研究基金会应在科研项目方面有所侧重,注重建立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注重挖掘我国悠久历史传统中的丰富资源、抓住社会转型的时代机遇,进一步弘扬中国精神、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作者为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15日 07 版)

分享到:
(责编:袁勃、文松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