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燕赵晚报:降低课程难度的意义不仅在减负

晏扬

2013年09月26日10:05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降低课程难度的意义不仅在减负

大学里才学的“艰深”内容,有望从高中数理化课本中删除。据报道,广东省教育厅正在就高中教材征求意见与建议,拟删去高中数学、物理、化学课程中的“艰深”内容,以减轻学生负担。据悉,该修订意见将于明年送教育部审查。(9月25日《南方日报》)

降低课程难度的首要目的和意义在于减负,在于推进素质教育。减负喊了这么多年,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何一直减不下来?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课程难度较大、艰深内容太多,中小学生非得夜以继日勤学苦练才可能学好,甚至非得常年累月在校内、校外补课才可能学好。所以,不把课程难度降下来,所谓减负永远是雷声大、雨点小,所谓推进素质教育永远是镜花水月。在某种意义上,如果说禁止补课、要求减少作业是治标,降低课程难度则更接近治本,是切切实实的减负之举。

显然,只有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减下来,素质教育才能获得生长空间。杨振宁先生说过,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水平比美国高,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比美国学生扎实。但殊不知,中国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得来的。更令人沮丧的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往往没能开花结果,到了大学阶段乃至毕业后,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远落后于人家,智力的过早开发,知识的过早积累,靠死记硬背得来的基础知识,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掘和培育。从这个角度看,降低中小学课程难度既在于减负,更在于遵循教育规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给学生预留发展后劲,培育人才的创新能力。

降低课程难度还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进步。中小学生课程较难,对于聪明的孩子显然是有利的,从鼓励优秀的角度看,课程较难有利于一部分学生脱颖而出。这种优胜劣汰的教育理念,曾经为中小学教育所普遍遵循。现在我们认识到,中小学课程难度不应为那些聪明的学生量身设计,而应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中小学教育不应将一部分学生远远抛在后面,继而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甚至逃学,过早地混迹社会。尊重每个学生的受教育权,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基础教育,这才是中小学生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这样的教育理念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当然,降低课程难度后,中考、高考的难度也要相应降低,因为,升学考试才是决定学生课业负担的终级指挥棒。

分享到:
(责编:石冰心(实习生)、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