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争建“第一高楼”与炫耀“镶金牙”

蒋萌

2017年09月29日16:0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争建“第一高楼”与炫耀“镶金牙”

背景:9月26日,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发布公告称,将于10月19日公开拍卖一块面积达299亩的商住用地。根据出让条件,地块临福州路一侧的建筑结构高度拟定为677米,这一高度将让项目成为“中国第一高楼”以及“世界第二高楼”。这一高度将刚刚把“中国第一高楼”名号揣在怀里还没捂热、结构高度达636米的武汉绿地中心甩在身后。

钱江晚报发表项向荣的观点:如果有需要,有资本投资,不影响城市规划,造多高的楼并不是什么事。关键就在于,纯粹为了比别的城市的高楼再高一截而盲目追求数字上的“第一”“第二”,是一种无聊的游戏。这种不管规划设计,不看成本核算的做法,很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当年史玉柱准备在珠海建的巨人大厦,就遭遇过类似情形,导致公司破产,大楼烂尾。城市里造高楼往往是源于土地稀缺,以及追求更高的容积率,或者干脆说就是为了追求更高效益。但过高的容积率会导致大楼的居住密度越大,舒适感越差,空置率也可能随之上升。超高层建筑还有消防安全、维护管理等多方面问题。一趟电梯从底楼运行到200多层的楼顶,要耗费多少电?有人戏称:在超高楼里,连撒泡尿冲一次马桶的成本,都得几十块人民币。造高楼可以,但不能不顾实际需求地一味追求“第一高楼”,更不能受政绩的蛊惑而加入这场毫无意义的比高低游戏。

小蒋随想:过去,有点钱的人都爱镶金牙,一张嘴露几颗大金牙,好像显得倍儿阔气倍儿有面子。如今,没有人镶金牙了,一方面是因为技术进步,有更好的、更坚固的假牙材料;另一方面则是如今很多人看那些浑身穿金戴银的人反而觉得很“俗气”,甚至感觉冒“傻气”……摩天大楼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是雄厚财力与建筑技术领先的体现,就是要让众人以仰视的目光来看。不过,随着高楼大厦越来越多,西方人渐渐意识到高楼带来热岛效应、光污染,局地畸高密度人群产生包括交通拥堵在内的各种问题,到处是高楼还造成“千城一面”,令许多地方丧失了原有的个性风貌。所以,如今许多地方都会对重点区域的建筑严格限高,同时对那些历经沧桑的低矮老建筑保护有加。纵观当下不断刷新高楼高度的地方,基本都是“后发”城市。它们急切想证明自己变得高大上了,可以与原来高高在上的那些地方平起平坐了。实际上呢,高楼已是别人玩剩下的,更不会被当下的环评视为“宜居”。面对一些地方还在争建高楼,你是否想到“镶金牙”?除了呵呵,还能说什么?

媒体不表扬就不还捡拾物“有理”?

背景:广州的林先生手机丢了,捡到手机的梁先生找到他,让他去拿手机。可梁先生表示,要先让媒体报道他拾金不昧的精神,他才愿意还,并且还“贴心”地提供了电视台、报社的电话。

新京报发表宋鹏伟的观点:拾金不昧是美德,要求一定的回报也不是不可以。为了避免人们的自私,以及可能导致的道德环境恶化,各国法律都对此做出了要求。譬如,德国规定,拾得人可以向受领人请求赏钱,具体比例为5%或3%;俄罗斯规定,拾得人可索取20%以下的报酬;日本更严格,受领人须向拾得人支付该物件价值5%以上、20%以下数额的报酬。我国《民法通则》和《物权法》也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虽不是“须”,但“应当”同样有法律效力。一句话,除非人家不要回报,要了你就得给。法律只支持失主支付保管等必要费用,其实质是为了避免以捡拾物品敲诈勒索情况的出现。这意味着,非现金形式的回报不予支持,更不能以其他另类要求作为归还拾得物的前置条件。“拾金求报”没错,但所求之物如果超出了法律限度,又让失主感到为难,就不免让好事变了味。几番来回,最终媒体还是报道了,只不过跟梁先生设想的大相径庭,这也给其他人提了个醒,归还他人财物可以寻求补偿,但得遵法有度。

小蒋随想:做好事不留名是一种美德,留名也不能说不好,否则不会有功德碑这种东西。只不过,别人主动给你留名与自己要强行留名,有很大区别。如果提出不给自己留名,就不做一些事,甚至要不当得利,显然蕴含要挟的味道,最起码是不厚道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言下之意,一个人没有义务为另一个人做事,更没有责任为他人的小过错买单。这种说辞振振有词,但也让人与人之间缺少了一些温度,代之以冷冰冰的独善其身。就本例而言,捡到手机的人一方面要失主宣扬他的高尚,另一方面又暗示不宣扬就不做高尚的事,到底高尚不高尚,看客们的心中自有掂量。世界是复杂的,人们越来越明白,不能简单地以“好人”与“坏人”、“好事”与“坏事”来评价某些人与事。但是,这不代表是与非会变得模糊,而是人们更明白人无完人。当道德未必能够约束人的行为自觉时,法律与规则的界定就显得尤为重要。规定拾金不昧有奖赏,不是矮化道德。明确不当得利要受惩,也不是苛刻。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董晓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