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潇湘晨报:喜见国人把休假视为一项人权 |
|
□蒹葭 (安徽 教育工作者) |
看国际新闻报道,常常有西方一些国家的政府高官“中断休假”去处理紧急事务一说。每每感觉纳闷:身为国家领导,遇到非常情况回到工作岗位天经地义,“中断休假”有什么值得特别强调的呢?
后来随着对休假制度的关注增多,渐渐知道,早在1948年12月,第三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就提出:人人享有休息和定期带薪休假权。在西方,休假实际上已经成为人们享受的基本人权之一,神圣不可侵犯。因此,无论是国家元首还是普通公民,为了公共事务而放弃休假,理所当然被认为是一种奉献和牺牲,值得褒扬。
其实,在我国,公民的休假权和受教育权、就业权一样,也是受到宪法确认和劳动法等法律保护的一项基本人权。但长期以来,无论是政府管理者还是劳动者本人,都缺乏对休假权的足够认识和尊重。劳动者为了工作而放弃休假权被当作理所当然的事,甚至以此来判定人们的思想觉悟。在很长时间里,政府还大张旗鼓地表彰积劳成疾甚至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典型人物,由此导致国人对休假权的漠然。
近年来,政府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突出,也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得到落实,对落实公民休假权的关注和努力就是一例。黄金周的出台、双休日的实行、法定假日加班工资政策的制定、强制带薪休假制度的酝酿等等,使人们越来越体会到某种被尊重和保护的幸福,对于工作与休假的关系也有了新的认识。
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长假,53岁的四川劳模张和平第一次在都江堰风景区一连住了5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5天使他“感觉像年轻了十岁”。而在以前,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总是在加班中度过节日。他感慨地说:“休假是自己应该享有的一项权利,我为社会创造财富,也理所应当拥有一段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10月7日《大公报》)
张和平的话表明,国人对休假权的认识正在发生质的变化。正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所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休假就是自己的一项人权。”
国人对休假权认识的提升,体现了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嬗变,那就是更加珍惜生命和健康,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更加看重生命的意义。这实在是个可喜的进步!
|
请注意: |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 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
|
|
|
 |
 |
|
*人民头条 16元/月发送TTD到8166订阅*
|
第一手的新闻资讯,让您立刻掌握天下大事! |
人民资讯MINI站 联通用户发送
N 至9510 |
人民网手机门户 北京移动用户发5988到01268 |
|
|
 |
|
 |
|
|
|
专题推荐 |
 |
健康指南 |
 |
招商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