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视点
人民网要闻部出品    本期责编:李琪(实习)
邮箱:shidian#people.cn (发信时请将#改为@)
人民网要闻部出品    本期责编:李琪(实习)
邮箱:shidian#people.cn (发信时请将#改为@)

邵逸夫

百年光影,一生传奇

香港影视大亨邵逸夫于1月7日清晨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邵逸夫,香港赫赫有名的“六叔”,叱咤娱乐圈大半个世纪,他打造了邵氏、无线两个影视王国,培育了数之不尽的演艺人才。他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新纪元,见证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全部历史。

导读

十里洋场少年,叱咤影坛风云

图为邵氏兄弟,左起邵邨人 邵仁枚 邵逸夫。图为邵氏兄弟,左起邵邨人 邵仁枚 邵逸夫。

邵家败落,少年暗生“娱乐心”

1920年,邵玉轩接手上海“小舞台”并改名“笑舞台”剧院,经营起电影片子的进出口生意,开创了邵氏家族电影事业的先河。1923年,邵家已趋败落,所有家业中只剩下一幢房子和“笑舞台”。邵氏兄弟毅然卖掉房子,举家搬进“笑舞台”,破釜沉舟,成败在此一举。


兄弟联手成立“天一影片公司”

邵家四兄弟都没有继承父业,全部投身娱乐圈,并弃本名而改别号依次为醉翁、邨人、山客、逸夫。长兄邵醉翁由买卖电影片子到放电影,到后来独树一帜,成立中国电影史上赫赫有名的“天一影业公司”,开始自己拍电影。邵逸夫从后勤做起,干遍所有部门,全面的训练为之后主持电影公司打下坚实基础。


经历“六合围剿”,险渡大洋成中国有声电影鼻祖

“天一公司”越做越大,其独断专行得罪了电影界同仁,遭遇“六合围剿”,在上海已无法立足。邵逸夫赴新马等地协助兄长发展电影发行公司,并开始钻研有声电影。1931年,邵逸夫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途中轮船触礁沉没,命不该绝的他抱着一块小舢板,在茫茫大海上飘了一夜后获救,并从美国好莱坞买回所需的“讲话机器”。历尽艰辛终于拍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并获得巨大的成功,让邵逸夫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开山鼻祖。


“邵氏出品,必属佳片”

邵氏兄弟先后拍摄了1000多部电影,邵逸夫不惜重金,把《杨贵妃》、《梁山伯和祝英台》搬上了银幕。这两部倾注着邵逸夫心血的巨片上映后,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一股中国片的狂潮,观众简直为它着了魔。各种报刊争相评论邵氏出品的电影,欧美人也纷纷前来订购邵氏的影片。“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红遍大江南北。


进军电视行业笑傲港岛四十载

1970年邹文怀与邵氏高层自组嘉禾影业,让邵氏公司元气大伤。邵逸夫转战电视行业。1980年 TVB高层变动 邵逸夫接任董事局主席,将“邵氏影城”的明星和香港演艺的精英都网罗到门下,使“无线”制作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电视剧集纷纷出笼,收视率急剧上升,压倒其在香港的竞争对手“亚视”,雄视港岛,使TVB成为世界市值最大的华语传媒。[详细]

一座城,一场“盛世”,一个“帝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邵氏兄弟出产了1000多部电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邵氏兄弟出产了1000多部电影 TVB群星济济一堂与六叔合照TVB群星济济一堂与六叔合照

削山平地创建影城——“东方好莱坞”

1957年,邵逸夫正式移师香港,次年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他想抢占香港这个制高点,还要建立自己的影院和出品自己的影片。于是他投巨资买下一座半荒的山岗,并削为平地,在这平地上筑起了一座电影城——这便是后来闻名遐迩的邵氏兄弟电影制片厂。此后,从这里拍摄发行的影片每年高达40多部,邵氏影城全盛时期,员工超过1300人,被外国传媒誉为“东方的好莱坞”。


一场影视的盛世:从武侠片到TVB黄金剧

功夫片是邵氏的拳头产品,胡金铨1966年起用郑佩佩、岳华主演的《大醉侠》,次年张彻的《独臂刀》上映,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百万元的影片。李小龙回港后,为抗衡嘉禾,邵逸夫请回李翰祥,拍摄了《大军阀》 、《风月奇谭》 等卖座风月片,此类型片因此一炮而红。进入七十年代,香港犯罪率剧增,邵氏再次瞅准机会,推出程刚导演的《天网》 、桂治洪导演的《成记茶楼》 等“写实犯罪片”,再次引领了香港电影类型片的风潮。
    而邵逸夫时代的TVB剧更是家喻户晓,如黑帮剧《上海滩》、武侠剧《射雕英雄传》、商战剧《大时代》、刑侦剧《鉴证实录》、宫斗剧《金枝欲孽》等等。使TVB长期成为平民百姓家庭的首选频道。


港星摇篮,美女工场,综艺王朝

1971年,邵逸夫主持开设了被誉为“港星摇篮”的TVB训练班,香港演艺圈黄金一代如周润发、张国荣、刘德华、周星驰、郭富城、刘嘉玲、梁朝伟、汪明荃、肥姐、郑裕玲等没有几个不是TVB培养的。邵逸夫钦点的歌坛“四大天王”品牌,光环至今不衰。1973年,TVB开始每年举办“香港小姐”竞选。当选者往往一夜成名,实现灰姑娘的童话,落选者也有机会进入演艺行业,开始多姿多彩的人生。港姐是香港女性美的代表,是香港一张永恒的魅力名片。
    从“欢乐今宵”起,综艺节目成了TVB的镇台之宝。“欢乐今宵”环节奇思妙想、主持妙语连珠,打出了节目品牌,从此TVB的综艺节目一发而不可收。TVB每年制作的节目类型多种多样,包罗万象。

两段动人爱情 ,一生红颜相伴

邵逸夫一家合影邵逸夫一家合影 左一为黄美珍,右一为方逸华左一为黄美珍,右一为方逸华

邵逸夫一生致力于影视行业,人生亦如戏,才子怎少的了红颜相伴?他的两段婚姻都像他拍出来的电影,充满了浪漫的传奇色彩。


与前辈女友一见钟情,冲破世俗走进第一次婚姻”

邵逸夫发妻黄美珍比他大5岁,1926年邵逸夫认识了好友于东璇,余东璇很赏识邵氏兄弟,常常邀请他们去家里做客,邵逸夫由此认识了余东璇的女友黄美珍,两人一见钟情。邵逸夫向余东璇倾吐了他和黄美珍相爱的事后,余东璇没有动怒,反而成人之美将黄美珍让给了他。
    1937年,邵逸夫于与黄美珍冲破世俗种种成见与阻碍,在新加坡举行隆重的婚礼,黄美珍伴随着邵逸夫走过了他事业和人生中最波折、动荡的时段,这份岁月磨励出来的真情让邵逸夫深深感怀。即便日后,他身旁美女如云,但也都是过眼云烟,黄美珍在他心中的地位从不曾动摇过。后来,黄美珍一心在家相夫教子,为邵逸夫生育了两男两女,这段50年的婚姻随着黄美珍的去世而结束。


红颜知己放弃名利一心扶佐,90岁新郎情义两全

方逸华于1931年出生于上海,是当时红遍南洋的歌星。1952年两人相识于新加坡邵氏戏院楼上的夜总会,随着交往的深入,邵逸夫惊喜地发现方逸华不仅人长得美,歌唱得好,而且颇有见的,更当她视为红颜知己。1957年,邵逸夫进军香港电影界,邀请方逸华来邵氏兄弟工作,当时事业如日中天的方逸华放弃了事业,不顾一切地搬到了香港,从邵氏的采购部做起,把自己所有的青春都奉献给了邵氏集团,成为邵逸夫的最信任的事业伙伴和得力助手。
    但对于方逸华,邵逸夫一直心存愧疚。虽然方逸华从未向他提出过结婚的请求,但他知道这是她多年的梦想,而他不愿意负了这个痴情的女人。于是,1997 年,在妻子黄美珍逝世10年后,90岁的邵逸夫与62岁的方逸华在拉斯维加斯注册结婚并举行婚礼,邵逸夫终究做到了情义两全。[详细]

三重身份:娱乐大亨、富豪、慈善家

北大逸夫楼北大逸夫楼

有钱、有名、有美相伴,六叔的百岁经历近乎完美。在过去一个世纪中,他所展现出来的勤力、敬业、精明、魄力和慈善之心,均值得香港新一代富豪效仿。


他是娱乐之王

不久前,本港传媒评选娱乐圈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六叔位居榜首。这不仅是因为他是本港‘娱乐圈明星’中惟一年龄过百的人瑞,更重要的是他所执掌的TVB王国是目前亚洲最大中文节目内容的供货商,在本港有着近乎垄断的竞争态势。
    不仅如此,邵逸夫对推动香港电影的发展亦功不可没,他可以被视为是华人电影史的“活古董”,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新纪元。可以说,邵逸夫缔造了香港影视的黄金时代。在香港的文化史上,他是一个即使再过一百年都不可被忽略的标杆性人物。


他是富豪榜常客

与时常出现在娱乐版头条的‘明星’身份相比,六叔或许更钟意被视为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捱得苦、做事勤勉、精通业务、市场敏锐度极强、对成本錎铢必较,老一辈港商的致富之道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从上世纪20年代与兄长一起打拼三十余年,已在南洋积累了相当的身家,却仍选择在知天命之年赴港“创业”;至20世纪70年代末,他淡出拼搏了近50年的电影业,转向进军新兴的电视行业时,已年过古稀。他不断地打拼为自己积累下百亿身家,稳居香港超级富豪榜。


他是慈善大家

逸夫楼遍布全国。据统计,自1885年起邵逸夫已在内地助建了4888个大中小学校舍等项目,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它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中国各地。
    34亿捐款,获慈善终身荣誉奖。1985年后,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1亿多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二十多年来共向内地捐赠了34亿港元,为表彰邵逸夫对慈善事业的贡献,2008年他获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
    设“东方诺贝尔”邵逸夫奖。邵逸夫先生于2002年11月创立“邵逸夫奖”。用以资助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进行研究,目前基金总额已高达50亿元。被誉为“东方诺贝尔”。
    宇宙中的一颗星。1990年,中国科学院为了表彰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详细]

邵逸夫,不仅仅是一个传奇

邵逸夫在工作中探讨问题邵逸夫在工作中探讨问题

全球最长寿CEO的养生之道

2010年元旦,102岁的邵逸夫正式宣布退休,比一般人的退休年龄晚了整整40年。有人问他的养生秘诀何在,他笑答:“秘诀有三,一是勤奋工作;二是笑口常开;三是每天练功。”邵逸夫90岁前,坚持每天上班。他认为,晚年小劳有益健康。“我的最大乐趣就是工作,只有保持工作才能长寿。”[详细]


从此之后,再无逸夫

邵逸夫是这个时代的传奇,他的一生远比TVB电视剧、比任何一部电影都更为精彩。他和他的邵氏王国在这几十年中见证了香港电影的成长、繁荣和衰败,也将永远被铭刻在香港电影的史册上。
    实在要感谢世间曾有这位邵逸夫,让我们看到了那么多闪亮的人、经典的影片,也带给我们香港娱乐圈最好的时代。但今日之后,世间已无邵逸夫,像他那般曾经一手掌控大华语圈民众娱乐生活的盛况着实难以再现,让我们看看他的剧,在心中默默的缅怀他吧。

“我的事业,一切都是猜谜游戏。你不得不参与其中,观察观众的反应,然后进行推测。我喜欢坐在观众中间,尤其是在香港,人们不停地评论着,娱乐是一种服务行业。在香港,人们拼命赚钱,没有什么地方可去,所以让他们保持开心就成为一种挑战。”——邵逸夫

评论首页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