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实行阶梯电价,当积极回应公众的疑虑
郭振纲 |
2010年10月12日10:28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据《新华每日电讯》10月10日报道,国家发改委10月9日公布《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就电量档次划分提供了两个选择方案,将城乡居民每月用电量按照满足基本用电需求、正常合理用电需求和较高生活质量用电需求划分为三档,电价实行分档递增。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既可使居民电价逐步反映合理的供电成本,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又兼顾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承受能力,保障大多数居民用电价格基本稳定。
实行阶梯电价方案一公布,立刻成为公众议论的热点,各大门户网站进行的调查显示,公众对此方案本身没有太多异议,但也有一些疑虑。如不少网民提出一个问题,既然阶梯电价已经箭在弦上,为何不公布一下电价成本?能否有一个透明的电价成本让公众看得清清楚楚?公众在猜测,会有多少家庭的用电支出维持现状?多少家庭的用电支出会增加、增加多少?
客观地说,每当政府部门就公共品价格准备做出调整时,公众不时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疑虑。水价调整时如此,天然气价格调整时也如此。但价格调整听证的结果,大都是以价格上涨结束,而公众关心的价格调整的标准和依据,则多数没有给出客观和有针对性的说明,导致价格听证会被戏称为“涨价会”。本次准备实施居民阶梯电价,公众再次提出疑虑,如果此次电价调整依然令公众对于电价成本一头雾水,那么,恐怕难以释去公众心中的疑问,甚至可能强化公众已有的“价格听证只是涨价的程序而已”的印象。
居民用电属于资源性公共品,直接关系居民的生活,因此,公众对电价的调整历来都比较敏感。特别是当前居民生活成本不断上升,电价调整势必引发公众关注。与此同时,联动电价的其他因素不断变化,电价的成本发生变化,调整电价符合客观规律。问题是,电价的调整应遵循一个基本规则,即要赢得居民的理解、支持,不能过多影响居民的生活,对电费可能调整引发的连锁效应应有足够的预判,并作出相应的安排。
其实,不管实行怎样的电价制度,目的不外乎几个:一是消化电力生产的成本,使电价成本建立在一个合理区间;二是通过电价调节机制,引导消费,合理约束居民的电力消费;三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四是电价的调节机制符合市场发展规律,防止对居民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基于此,电价调整方案应回应公众的疑虑,如电力企业的生产成本、合理的利润区间怎样确定?如何在用户之间合理分配费用负担?如何对影响电价的因素如煤电价格倒挂、节能减排的需求、与国际接轨等,进行合理的分解,做到有涨有降、有保有压?如何保障居民的整体电力消费在可承受范围?如何确定困难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补贴?而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拿出清晰的数据。只有这样,电价调整方案才能得到公众的更广泛认可。
实行阶梯电价方案一公布,立刻成为公众议论的热点,各大门户网站进行的调查显示,公众对此方案本身没有太多异议,但也有一些疑虑。如不少网民提出一个问题,既然阶梯电价已经箭在弦上,为何不公布一下电价成本?能否有一个透明的电价成本让公众看得清清楚楚?公众在猜测,会有多少家庭的用电支出维持现状?多少家庭的用电支出会增加、增加多少?
客观地说,每当政府部门就公共品价格准备做出调整时,公众不时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疑虑。水价调整时如此,天然气价格调整时也如此。但价格调整听证的结果,大都是以价格上涨结束,而公众关心的价格调整的标准和依据,则多数没有给出客观和有针对性的说明,导致价格听证会被戏称为“涨价会”。本次准备实施居民阶梯电价,公众再次提出疑虑,如果此次电价调整依然令公众对于电价成本一头雾水,那么,恐怕难以释去公众心中的疑问,甚至可能强化公众已有的“价格听证只是涨价的程序而已”的印象。
居民用电属于资源性公共品,直接关系居民的生活,因此,公众对电价的调整历来都比较敏感。特别是当前居民生活成本不断上升,电价调整势必引发公众关注。与此同时,联动电价的其他因素不断变化,电价的成本发生变化,调整电价符合客观规律。问题是,电价的调整应遵循一个基本规则,即要赢得居民的理解、支持,不能过多影响居民的生活,对电费可能调整引发的连锁效应应有足够的预判,并作出相应的安排。
其实,不管实行怎样的电价制度,目的不外乎几个:一是消化电力生产的成本,使电价成本建立在一个合理区间;二是通过电价调节机制,引导消费,合理约束居民的电力消费;三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四是电价的调节机制符合市场发展规律,防止对居民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基于此,电价调整方案应回应公众的疑虑,如电力企业的生产成本、合理的利润区间怎样确定?如何在用户之间合理分配费用负担?如何对影响电价的因素如煤电价格倒挂、节能减排的需求、与国际接轨等,进行合理的分解,做到有涨有降、有保有压?如何保障居民的整体电力消费在可承受范围?如何确定困难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补贴?而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拿出清晰的数据。只有这样,电价调整方案才能得到公众的更广泛认可。
(责任编辑:王毅) |
相关专题 |
· 观点频道热词库 · 郭振纲 · 工人日报 |
热图推荐 |
|||
|
| ||
|
|
播客·视频 |
|||
|
|
小编推荐 |
·网友拍案:省部级官员大调整有啥看点 ·11日集粹:好大喜阔的山寨“人民大会堂” ·网友拍案:“高官女儿”农民“不稀要”? ·网友拍案:“硬汉总理”朱镕基的另一面 |
[一语惊坛]处罚轻描淡写,股民看到了,能不涨停? [论坛]中国上了美国最大的当·中国公务员收的"性补贴" [访谈]汾酒集团李秋喜谈酒文化·宣传部长谈文化体制改革 [辩论]对农民工放开户籍限制?·亲属大义灭亲,被告减刑? [博客]村官:漂亮女孩咋无人敢娶 中纪委深挖腐败众贪官心惊 [博客]朱镕基退休后为何不谈工作 亚运小姐穿"透明装"? |
无线·手机媒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