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來論:天賦基因檢測,莫為效率放棄更多可能

近段時間,天賦基因檢測熱度興起,部分家長為所謂“早點發現孩子天賦以便針對性培養”,不惜花費幾百到近萬元進行天賦基因檢測。部分不具備檢測能力的機構也紛紛加入其中,推出相關服務,為商業項目披上了“科學外衣”。對兒童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固然重要,但孩子更需求精彩的童年,莫為效率放棄更多可能。
部分檢驗機構涉嫌概念炒作,擴大基因與天賦的關聯分析。當前,市面上天賦基因檢測業務從幾百到萬元不等,包含對語言、音樂、邏輯思維等8大類40項天賦能力檢測。消費者下單后隻需按說明書採集孩子口腔唾液細胞DNA並寄送給檢測機構,就能收到檢測報告。據了解,由於檢測報告基於大數據分析比對結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符合部分家長對孩子性格特點的觀察,一時間形成龐大市場。事實上,天賦基因檢測是通過尋找基因位點,比對數據庫中大量真實個人案例,對孩子進行判別。但統計學上的關聯性並不等同於因果關系,並非基因位點一致,就一定具備數據庫成功人士同樣的天賦。
不要試圖通過檢測找到培養“捷徑”。天賦基因檢測表現出部分家長對兒童培養的迫切心理。事實上,認識的錯位可能影響孩子的教育。即使基因檢測的結果真的篩選出了天賦所在,但並不意味著天賦就能被激發,還取決於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培養過程的每一個細節。更何況天賦基因檢測更多給予的是統計學的推斷,因為片面的結論而放棄讓孩子體驗更多不一樣的知識、技能和人生,等於放棄了孩子發現更多興趣、探索更多可能的機會,最終可能得不償失。更廣的視野更多的嘗試才能帶來更多的可能,發現更多的愛好。培養孩子沒有“捷徑”,各種培養的過程本身也是積累閱歷的過程。
加強監管和引導助力育兒市場健康發展。目前一些相關檢測機構並不具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証,沒有員工資質、項目資質、所用試劑資質等証明。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新技術應用監管,並制定相應政策以維持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要杜絕一些商業行為引發家長焦慮,誤導社會大眾的育兒觀念。要引導家長樹立正確育兒觀,人生如馬拉鬆,何須搶跑,雖然時間寶貴,但體驗人生的寬度和廣度無疑更加重要,即使在某些領域並不一定具備天賦,但難得的體驗和精力也能為人生帶來不一樣的精彩。
加強對孩子的天賦培養無可厚非,但讓孩子有更多嘗試有更多閱歷同樣重要,基因檢測看似提高了找尋天賦的效率,實際上可能放棄了更多精彩更多可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