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來論:為未成年人保護再加“防火牆”

李一陵
2022年11月14日18:43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依法嚴格執行犯罪人員從業禁止制度,進一步加強司法保護與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的銜接……日前,最高法、最高檢、教育部聯合發布《關於落實從業禁止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就淨化校園環境、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切實保護未成年人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作出了系列規定。

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素質的第一標准,對於侵害學生的行為必須“零容忍”,依法嚴懲。為了保障未成年人免遭侵害,尤其是防止有前科的犯罪人員利用職務便利再次犯罪,近年來,我們加快完善了相關法律。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增加第三十七條之一,規定了從業禁止制度。2020年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針對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工作規定了終身禁業制度。

但在實踐中,由於制度不夠完善,導致從業禁止落實不夠到位,一些犯罪人員仍有機會從事與教育有關的行業,由此帶來風險、隱患。比如,教師之外,校園內的其他工作人員是否應該納入行業禁止范圍之內?三年至五年的從業限制是否足夠?又如,由於教育行政部門不能及時掌握教職員工犯罪的判決結果,或者沒有嚴格按照要求查詢違法犯罪記錄,可能讓有犯罪前科者混入教師隊伍,為其繼續實施犯罪行為留下隱患。

三部門聯合發布《意見》,目的就在於進一步完善從業禁止制度,解決司法保護與學校保護、社會保護銜接不夠的問題,徹底堵死犯罪人員再次犯罪的“后門”,切實落實犯罪人員從業禁止制度。

從對未成年人的特殊、優先保護出發,《意見》進一步明確了禁止從業制度的范圍,不僅包括在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工作的教師,還包括教育教學輔助人員、行政人員、勤雜人員、安保人員,以及校外培訓機構的相關工作人員。而且,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校外培訓機構的舉辦者、實際控制人犯罪,也參照本《意見》執行。隻要是有可能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崗位,都在行業禁止的范圍之內。從業禁止的崗位的全覆蓋,有利於填補“從業禁止”的空白區,及時補上短板,最大限度地預防未成年人遭受侵害。

《意見》還進一步明確了適用從業禁止、禁止令規定的具體規則。如教職員工實施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犯罪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禁止其從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工作,即終身不得從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工作。在判決中明確從業禁止是終身永久性的,充分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不僅能夠讓被告人明確知曉自己被禁業的范圍,而且也具有向社會宣示的作用,有利於加強社會管理,為未成年人保護增加“隔離帶”和“防火牆”。

針對教育行政部門不能及時掌握教職員工犯罪的判決結果的問題,《意見》也明確要求人民法院應將判決文書送達被告人單位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門或有關部門。通過及時送達裁判文書,讓教育行政部門及時了解教職工的犯罪情況,無疑便於及時落實從業禁止制度。

為了加強不同部門之間的銜接,《意見》還明確了不同部門的職責分工。比如,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及時收繳犯罪教職工的教師資格証書﹔主管部門依法給予相應處理、處分和處罰。而對於有必要適用從業禁止措施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時應當提出相應建議,並就落實情況進行監督等。這是進一步完善相關機制,提高從業禁止制度可操作性的題中之義。

從業禁止制度不是一個孤立的制度,必須要有一系列配套制度和完善的落實機制,才能發揮理想的作用。不斷完善有關信息的登記制度、報告制度、公告和查詢制度,不斷健全工作機制,不斷強化工作鏈接,強化執行機制和監督管理等,才能確保全面、准確落實從業禁止制度,織牢法網,把“大灰狼”擋在校園之外,守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責編:徐玉涵、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