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文藝的百花園為人民綻放

王廣生
2022年05月23日05:2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世間》以周家三兄妹的生活軌跡為脈絡,書寫了一部當代中國人奮斗不息的生活史詩﹔《山海情》以閩寧鎮為原型,展現閩寧兩地持續20多年攜手扶貧、奮力脫貧的不凡歷程。現實題材電視劇口碑收視雙豐收啟示著文藝創作者,隻有觀照人民的生活、命運、情感,表達人民的心願、心情、心聲,立足中國大地、立足火熱實踐,才能創作出在人民中傳之久遠的精品力作。

  文藝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這是黨對文藝戰線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決定我國文藝事業前途命運的關鍵。源於人民、為了人民、屬於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近年來涌現的一大批優秀文藝作品啟示我們,創作出反映“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的優秀作品,離不開人民立場。

  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人民的需要是文藝存在的根本價值所在。一切轟動當時、傳之后世的文藝作品,反映的都是時代要求和人民心聲。魯迅先生曾以“杭育杭育”的勞動號子為例,強調群眾的勞作對於文化起源的意義。《詩經》中反映農夫艱辛勞作的《七月》、探索宇宙奧秘的《天問》、反映游牧生活的《敕勒歌》、歌頌女性英姿的《木蘭詩》等,都是從人民生活中產生的。隻有扎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經得起人民評價、專家評價、市場檢驗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文藝不僅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一種社會文化影響力,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力源泉之一。因此,文藝必須用正確價值觀滋養人,以具體生動的藝術形象和審美意象啟迪人,並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藝術的最高標准,創作更多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讓文藝的百花園永遠為人民綻放。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文藝工作者不僅要讓人民成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為一體,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時代的脈搏、生命的光彩,為時代和人民放歌。”對文藝工作者而言,文藝創作的方法有很多,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趙樹理之所以被譽為描寫中國農民的“鐵筆聖手”,是因為他關注時代、關注現實、關注民生,生動再現了中國農村的巨大變革。《創業史》的作者柳青、《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都是為了文學理想而深入群眾生活。從時代的脈搏中感悟藝術的脈動,把藝術創造向著億萬人民的偉大奮斗敞開,向著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敞開,才能創作出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

  文藝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立場,就是對作為歷史創造者、時代創造者的人民獻上的崇高禮贊。

  (作者為首都師范大學副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23日 05 版)

(責編:白宇、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