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

有條件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專題深思)

劉興華
2021年12月03日05: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時強調:“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彰顯了我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決心和信心,為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規劃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工業革命以來,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大大促進了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同時也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嚴重威脅整個地球的生物安全和生態平衡,給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人類必須採取有力措施解決過去200多年發展中由於溫室氣體大量排放所造成的生態和氣候難題,給自己賴以生存的藍色星球減負降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就是我國為應對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所引發的氣候變化威脅、促進人類走上新的文明發展道路所作出的庄嚴承諾和努力,必將推動人類社會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邁進。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我國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首先,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處於爬坡過坎階段,對能源的需求仍在增加,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但辯証地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必將推動我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生態結構發生根本性優化變革,有利於我們加快建立現代化能源體系、產業體系,有利於我國經濟發展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其次,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和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有利於突破相關關鍵技術,並建立相應產業體系和高質量人才隊伍,佔據全球科技、產業和人才競爭制高點。再次,中華文明歷來主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念相契合,既有利於推動我們對能源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又有利於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條件不斷成熟。自“十一五”以來,我國就積極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採取一系列措施推進節能減排、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一是實施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優化、重點行業能效提升等有力舉措,推動碳減排取得顯著成效,單位GDP能耗明顯降低,碳排放總量增速變緩,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二是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及相應產業鏈。目前,我國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和行業處於領先地位,掌握一些核心技術。同時,我國擁有強大裝備制造能力和超大規模國內市場,相關產業的產業鏈優勢將不斷鞏固和提升。三是開展多樣化的節能環保教育,引導青少年從小樹立勤儉節約、綠色環保的價值觀念,在全社會積極促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方向轉變。我國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和氣候意識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人自覺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越來越深厚的社會基礎。我們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所作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正在不斷夯實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基礎。

  (作者為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1年12月03日 13 版)
(責編:袁勃、郝江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