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不斷加強中譯外能力建設(觀點)

任  文
2021年04月06日05:3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目標。一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須以該文化的廣泛傳播為前提﹔而為實現中國文化廣泛且有效傳播,國家翻譯能力中的中譯外能力建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

  根據聯機計算機圖書館中心(OCLC)數據庫的檢索,2000年以前,該庫收藏的世界各國出版社出版的中譯外書籍總量為2662本﹔至2021年,這一數據增至6317本。譯作數量增加是傳播力提升的一個指標,但比數量更重要的,是譯作的接受效果和影響力,這是讓文化魅力得以顯現的關鍵。

  如果說讓中國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軟實力是回答“為何譯”的問題,那麼,國家翻譯能力建設過程中,同樣需要思考“譯什麼”“為誰譯”“誰來譯”“怎麼譯”“如何傳”等問題。

  譯什麼?要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在主題的選擇上可更加開放。既回應國外精英群體通過四書五經了解中國古代智慧的訴求,也滿足普通民眾對流行文化的偏愛﹔既有國家政治話語的宏大敘事,也有平凡卻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可政府倡導,可民間推送,還可響應對象國的主動索求。《狼圖騰》在海外的成功即是國外出版社主導版權購買和翻譯的成功案例。

  為誰譯?要重視對需求市場的預先調研和目標讀者閱讀特點的提前認知。同一個原文本,可以瞄准專業人士為其提供學術化翻譯,也可針對普通人士進行大眾化翻譯,而一個毫無對象感的譯本,可能在兩種讀者群體中都知音難覓,最終躺在異國圖書館無人問津。

  誰來譯?母語者或雙語者的翻譯通常能獲得更佳傳播效果。霍克斯譯《紅樓夢》,閔福德譯《鹿鼎記》,葛浩文譯莫言,藍詩玲譯魯迅,劉宇昆譯《三體》,大凡進入他國主流或大眾閱讀領域的成功譯著莫不如是。對於涉及國情國策等政治文本、新聞話語的外譯,中外合作是更好的模式:中國譯者把握內容不被曲解,同時給予母語譯者在敘事和表達方式上的充分自由。當然,出色的漢學家及母語譯者數量畢竟有限,大量譯作由中國譯者完成也是現實。培養包括中國譯者和未來漢學家在內的高端中譯外人才、加強國家中譯外能力建設,是解決“誰來譯”問題的長遠之策。

  怎麼譯?在國外民眾對中國文化尚存較大“認知差”的時候,歸化翻譯應成為培養讀者閱讀興趣的主要策略。在確保中國核心價值觀和政治立場不被曲解的前提下,採用目的語讀者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不失為有效的選擇。雖然龐德“翻譯”的唐詩不乏誤譯或創作,但卻在美國掀起了一股唐詩熱。辜鴻銘在自己的譯作裡大量使用意譯和歸化策略,以消除英語讀者的閱讀障礙。我們應當給予認知差彌合過程足夠的時間和耐心,更要給予優秀譯者的專業判斷更多尊重與信任。

  如何傳?翻譯作品最終要經由有效傳播才能實現其應有價值。應多與目的語國家出版發行銷售機構合作,他們深諳本國傳播渠道和宣傳策略。對大多數譯作來說,印刷媒體依然是主要傳播媒介。商業成功的譯作可及時改編成影視作品,並輔之以周邊產品,在市場及社交媒體上廣泛宣傳,形成組合效應。同時,發揮國內外研究機構的獨特作用,開展譯作及其衍生產品的受眾滿意度調查,將來自傳播渠道和接受群體的聲音及時反饋給前端環節,持續改進對外傳播過程及效果。

  翻譯是一個民族用自己的語言了解世界,用他者的語言表征自己,與世界對話、相處和共存的方式。再經典的文本、再精彩的故事,也要經由翻譯才能在他國的文化土壤裡獲得“后起的生命”。惟有創新體制機制,不斷加強國家中譯外能力建設,有效促進文化影響力提升,才能真正體味季羨林先生的由衷感嘆:“翻譯之為用大矣哉!”

  (作者為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院長、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1年04月06日 18 版)

(責編:趙欣悅、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