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讓企業練就更多獨門絕技(觀象台)

韓  鑫
2021年02月24日05:4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推動中國制造由大到強,關鍵要提升一家家企業的創新實力,引導更多企業走上自主創新之路、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

  

  前不久,第六屆中國工業大獎發布,兩家獲獎企業的創新案例讓筆者印象深刻。

  一家是中國建材旗下的中材國際,歷經50多年奮斗,研發建設出全球最大的日產1.4萬噸水泥生產線,讓關鍵設備實現了從成套進口到整線出口的突破。

  另一家是太鋼精帶,前后經過700多次失敗,攻克170多個設備難題、450多個工藝難題,才從4萬多種排列組合中找到一個能生產出“手撕鋼”的成功方案。

  自主創新之路上的執著堅守,為兩家企業帶來了可觀的回報:中材國際研發建設的先進生產線,使生產成本一下降低了50%以上﹔太鋼打造的“手撕鋼”高端產品,市場佔有率很快提升至70%。這些事實充分証明,從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再到實現量產、打開市場,往往要經歷時間的考驗和意志的磨練,但隻要企業錨定目標、持續努力,很有可能守得雲開見月明、收獲競爭主動權。

  企業是市場的細胞,也是創新的主體。推動中國制造由大到強,關鍵要提升一家家企業的創新實力,引導更多企業走上自主創新之路、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這既是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我國是全球第一制造業大國,擁有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全部工業門類,產業規模和配套優勢明顯。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在5G、高鐵、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已經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跨越。然而,在一些前沿領域、先進技術、高端產品上,中國制造仍然存在基礎不牢、水平不高等問題,相關企業的研發生產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當前,國際市場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快調整,更加凸顯了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自主創新,解決好“卡脖子”問題,才能使我國完備的產業體系釋放出更強勁的能量。

  看到挑戰的同時,更要看到寶貴的機遇。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我國科技創新也日趨活躍。研發人員總量居世界首位、研發投入總量達到世界第二,為企業自主創新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和人才基礎。國內市場空間廣闊、消費升級加快,也為不少領先企業提供了許多機會——立足強大國內市場,努力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就能夠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回看工業大獎榜單不難發現,不管是研發汽車齒輪、超導材料,還是制造航空發射器、數控機床,許多企業之所以能成為行業佼佼者,關鍵就在於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矢志不渝的創新收獲了更強大的核心競爭力。期待更多工業企業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練就更多看家本領、獨門絕技,為企業發展拓寬空間,也為制造強國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24日 18 版)

(責編:胡永秋、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