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整治假維修假保養需要“透明4S店”

 馬滌明

2020年10月20日08:35  來源:北京青年報
 

鐺、鐺、鐺……在維修車間,一名4S店員工抄起鐵錘,將一輛送修汽車原本完好的水箱框架砸壞才停下,拍照后才示意維修技師拆解定損。“每個車都砸,要不然你哪掙錢去啊。”維修技師說,這些都會以撞車受損來定損,“反正保險公司會給錢”。9月下旬,有媒體記者應聘進入兩家知名汽車品牌4S店臥底暗訪,發現了諸多驚人亂象。

都知道4S店的維修保養價格遠高於其他汽修店,卻不知道,“4S店暴利”之外,一些店還有這種“欺詐暴利”,賺黑心錢不說,照這樣每年還會人為毀損大量公私財產。

實際上,4S店領域的蒙人坑人問題早就不是秘密,主要問題是,店方與車主間的信息不對稱、店方操作不透明。如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所說,車輛維修的專業性較強,為4S店的欺蒙創造了條件。

更嚴重的是,維修保養中的“暗箱操作”:一瓶節氣門清洗劑99元,清洗節氣門工時費180元,但技師說倒掉就給倒掉了,結果是,4S店和技師什麼都沒付出,就干賺了279元,車主什麼也沒得到,卻搭了279元。這種事跟“專業性”沒什麼關系,是4S店利用“車主不得進車間”的管理制度,掩護貓膩行為。

專家認為,靠消費者增加專業知識儲備或指望4S店誠信守法地經營,都無法杜絕類似情況,還需要有關部門加強日常監管。但面對龐大的汽車專賣市場,有限的監管資源能否管得過來,恐怕是個問題。就如陳音江所說,車主往往不知道權益受侵害,維權更是無從談起。

4S店的維修保養欺詐現象,與高發的汽車銷售欺詐以及消費者維權難問題,都與4S店的事實壟斷有不小的關系。明知可能挨宰,卻仍“偏愛”4S店,無非是因為4S店是廠家指定代理商——隻有它擁有原廠配件以及相關技術,這為4S店培養“忠誠客戶群”並高價銷售配件、高價收取服務費創造了條件。而如果市場是開放的,到處都有原廠配件,競爭比較充分,欺蒙成性的維修店恐怕早被消費者拋棄了。

應該看到,汽車銷售的品牌壟斷問題近年來在政策推動下正不斷鬆動,相信這個問題終有一天會徹底解決。而這之前,對4S店的維修保養欺詐,也並非沒有辦法,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責令其透明。比如學習透明餐館的管理方式,一個是,維修車間仿造透明廚房的樣式改建﹔再就是,維修車間設置無死角監控,車主可以通過監控視頻觀摩維修保養過程,也可以事后調閱視頻資料獲取証據,這能有效制約“暗箱操作”的問題。

並且,事前防范和事后懲戒一個都不能少。媒體曝光的這兩家4S店,其砸壞好零件究竟涉嫌騙保,還是毀壞財物違法行為?假維修假保養行為是否涉嫌銷售欺詐?有關部門應介入調查,依法查處。而對這種不靠修車,專靠“忽悠車主”、靠蒙人騙人,甚至靠“每個車都砸”賺錢的4S店,是否應該從市場上清除掉、經營者列入黑名單,也值得考慮。

(責編:郝晨錄、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