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中國道路中國夢

人民日報:把脫貧作為奮斗新起點

劉  闖
2020年09月24日05: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2017年,我從交通銀行河南省分行來到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熊寨鎮王樓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當時進村的路還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鄉親們的房屋大多是磚瓦房,有的甚至透風漏雨……改變這樣的面貌,是壓力也是動力。我立刻行動起來,全身心投入工作。

  扶貧工作千頭萬緒,隻有扎實調研、做好規劃,后續工作才能有抓手。我到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戶了解情況,沒事就到村民家裡嘮嘮家常,漸漸熟悉了村裡的家家戶戶,也摸清了貧困落后的“病灶”。經過一個多月的深入調研,我撰寫了一份詳細的調研報告,提出了脫貧致富的發展方案,獲得了當地村民的認可。

  有了規劃和方向,解決資金問題就擺上了案頭。作為一名扎根扶貧一線的銀行職工,我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多方籌措扶貧資金。幾年下來,所在單位累計為王樓村捐贈扶貧資金280萬元,爭取財政和社會扶貧資金1850萬元,為正陽縣488戶貧困戶發放金融扶貧貸款2440萬元,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支撐。

  和許多貧困村一樣,王樓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發展底子薄。對此,我們選擇了先夯實基礎設施、再引入產業的路徑,協調專項修路資金,為王樓村10個村民組全部修建了道路,實現了“戶戶通”,並安裝310盞路燈,覆蓋村內所有主干道。路通了,就更有條件發展產業了。2018年,我們在村裡建起900平方米扶貧車間,投入使用后,每年為村集體帶來租金收入,同時使2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產業扶貧是拔窮根的重要手段,一座車間帶來了經濟效益,也讓村民們看到勞動致富的希望。

  一個地方要想長久地改變落后面貌,教育是重要一環。如果說產業扶貧激活了致富動力,那麼教育扶貧就能確保發展動力強勁持久。幾年來,我們為王樓村小學協調和捐贈資金83.8萬元,捐贈價值10萬余元的教學設備等設施,極大改善了村裡的教學條件。下一步,我們計劃在師資力量、課程設置等方面再下一番功夫。讓更多孩子在人生起步階段受到更好的教育,村裡的每個家庭都能從中受益,村子的未來也才更有希望。

  去年底,王樓村已實現全部貧困戶脫貧,並成為全縣的先進村。無論對王樓村的鄉親們,還是對像我這樣的扶貧工作者來說,這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在過往成績基礎上繼續苦干實干、接續奮斗,充滿希望的未來就在前方,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作者為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熊寨鎮王樓村第一書記)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24日 05 版)

(責編:楊光宇、朱一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