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毀庄稼2萬畝,這樣的“突擊”要不得

張洋

2020年08月12日09:41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本該是准備秋收的時節,內蒙古陳巴爾虎旗的一些農民卻沒有半點喜悅的心情,因為他們辛苦種植的、即將成熟的2萬多畝麥子油菜被突擊鏟毀了。這究竟是為哪般?

據媒體報道, 2019年末,呼倫貝爾市成為內蒙古退耕還林還草試點地區,任務指標是20萬畝。呼倫貝爾市給陳巴爾虎旗下達了5萬多畝的指標任務。為了趕在8月31日前完成退耕還林,陳巴爾虎旗搞突擊搶時間。

事情曝光后,廣大網友疑惑不解:2019年末下達的指標任務,為何偏偏在庄稼即將成熟時才行動?其間的大半年時間,陳巴爾虎旗有關部門做了什麼?據介紹,從今年春耕前的3月25日起,陳巴爾虎旗多次下達停止和禁止種植的通知。不過,種植戶表示,之所以繼續種植,是因為補償政策未公開、未執行。在種植戶看來,春耕已至,補償卻沒個准,總不能讓田地閑置。萬一到最后既沒有拿到補償,也沒有收成,“竹籃打水一場空“怎麼辦?

此事的前因后果並不復雜。政策明確了,任務下達了,但在落實環節出了問題。臨到收官檢查搞突擊,最后造成惡劣影響。

這次事件鏟毀的是庄稼,傷害的是種植戶的心,而對當地退耕還林工作、對當地干部的形象和作風,也是很大的損害。

退耕還林還草關乎生態文明建設,關乎群眾切身利益,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執行政策的過程中,要把困難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在前面。如果從一開始就能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增強群眾感情,將心比心開展工作,把退耕還林還草的政策宣傳闡釋到位,充分考慮群眾訴求,努力打消群眾疑慮,結果也許就不會變成今天這樣了。

在基層,類似情況並不少。一邊是上級下達的“硬指標”,一邊是影響任務完成的客觀情況,該如何作為,考驗著干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對上級下達的任務,不折不扣完成是下級的職責所在。但是,完成任務不是機械執行,需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如果在執行過程中遇到困難,或者強行推進將產生負面效果,則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該向上級請示的要請示,該向群眾解釋的要解釋,不能“隻唯上不唯實”“為了完成而完成”。

如今,陳巴爾虎旗已暫停鏟毀余下的2萬多畝庄稼,決定待秋收后再退耕還林。我們希望與鏟土機一起叫停的還有此前不恰當、不正確的工作理念和作風。相關地方和部門也要引以為戒,舉一反三,真正把上級交辦的指標任務落實好,把人民群眾的切實利益維護好。

來源:“人民日報政文”公眾號

(責編:尹深、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