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多方協力,補齊社區治理短板

——共同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③

張  璁
2020年08月04日05:2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國辦不久前印發的《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體系”。

  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是房屋和環境的翻新,更是在基層推進的一項社會治理工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人們發現,那些治理較好的老舊小區,疫情防控工作也基本有序。這提示我們,提升老舊小區社區治理水平,補齊治理短板,才能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改不改、改什麼、怎麼改?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揭示著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方向。過去,一些地方在老舊小區改造中,面對差異化的居民需求顯得“粗枝大葉”。這就容易造成“政府做、居民看”的局面,導致有時候好事沒辦好,居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也沒有被激發出來。有鑒於此,此次出台的《指導意見》認真總結了兩輪試點成果和各地經驗,並廣泛聽取地方主管部門、行業協會、企業、專家、城市社區干部和群眾的意見,為的就是凝聚各方合力,把老舊小區這件好事辦實辦好。

  共建共治共享,就要跟居民“多商量”。從組織實施來說,老舊小區改造的主體是居民。面對改造過程中的不同訴求,需要尊重群眾意願、傾聽不同聲音。以加裝電梯為例,樓上樓下居民的需求差異大,往往會給改造工作帶來阻力。面對類似問題,不能想當然、“一刀切”,而應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做好群眾工作,多給居民“菜單式”的選擇,量身定制“需求清單”,採用“一棟一策”“共建共管”等方式,精准施策推動,滿足群眾需求。

  共建共治共享,就要讓居民“多監督”。怎麼改,效果如何,要由居民來評價。《指導意見》提出,搭建溝通議事平台,利用“互聯網+共建共治共享”等線上線下手段,開展小區黨組織引領的多種形式基層協商,主動了解居民訴求,促進居民形成共識。改造方案制定、配合施工、參與監督和后續管理、評價和反饋小區改造效果等各個環節,都要充分聽取居民意見,凝聚社區治理共識。

  共建共治共享,還要居民“多參與”。老舊小區改造不是“一錘子買賣”,改造完成后的管理和維護,是影響小區質量“可持續”的關鍵。如今一些老舊小區業委會成立難,即使引入物業公司也面臨物業費收繳率低等問題,使其管理運營出現困境。化解難題,需要充分激發居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居民自治機制建設、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有機結合。

  作為一項回應群眾期盼的民生工程,老舊小區不只是一幢幢房子,而是承載居民美好生活的社區。因此,老舊小區改造不僅包括對“硬件”的提升,還要實現社區治理“軟件”的同步升級。不斷創新完善基層治理機制,推進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才能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找到最大公約數,繪就民心民願的最大同心圓。

  (本系列評論到此結束)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04日 05 版)

(責編:牛鏞、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