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人民日報: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

江  暢
2020年07月13日05: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對於克服科技領域存在的倫理問題、促進我國科技事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亟須完善科技倫理治理學術研究機制,健全科技倫理監管制度,建立科技人員自律機制。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將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球范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人類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和新挑戰的歷史時刻作出的重大部署,對於克服科技領域存在的倫理問題、促進我國科技事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完善科技倫理治理學術研究機制

  完善科技倫理治理學術研究機制,是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的重要基礎。我國科技倫理研究方興未艾,學術影響和社會影響日益擴大,但與科技迅猛發展的態勢相比,還處於相對滯后的狀態。尤其是對科技倫理治理和監管等問題,學術研究還不夠深入。科技倫理研究者需要結合高新科技發展現狀,既重視科技倫理治理的基礎理論研究,又重視其應用研究,加快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

  加強科技倫理研究隊伍建設。加強科技倫理研究,關鍵在於人才隊伍建設。我國科技倫理研究屬於倫理學研究的一個應用分支,目前研究人員偏少且力量較為分散。一些研究人員隻能對科技倫理進行事后評價,難以為科技倫理治理提供有效方案。對此,亟須完善科技倫理研究資助和激勵機制,將激勵與約束有機結合起來,為科技倫理研究者大膽創新、推出高質量研究成果營造良好學術環境和社會氛圍。不斷完善人才引進機制,吸引更多倫理學工作者參與到科技倫理研究中來,努力打造一支既懂科技又有倫理學素養的科技倫理研究隊伍。

  健全多學科研究協同機制。科技倫理研究涵蓋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多個領域,涉及哲學、法學、社會學等多個專業。隨著高新科技迅猛發展,科技倫理研究越來越呈現跨學科趨勢。這就需要健全多學科研究協同機制,加強科技倫理專業研究人員與其他學科專家學者的交流、對話和合作,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為我國科技倫理治理決策提供學理支持,為現實科技倫理問題解決提供咨詢建議。

  健全國際合作研究機制。科技倫理風險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加強科技倫理治理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科技倫理治理研究,涉及知識產權保護、科技社會責任和科研行為規范等一系列重大現實問題。完善我國科技倫理治理學術研究機制,需要健全國際合作研究機制,加強國際交流、對話和合作,學習借鑒國際科技倫理治理的先進經驗﹔積極參與科技倫理問題的國際合作研究和規則制定,在國際科技倫理領域發出更多中國聲音。

  健全科技倫理監管制度

  健全科技倫理監管制度,是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的重要內容,是科技倫理治理得以有效實施的重要保証。隨著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深入發展,扎實推進科技倫理監管的制度化建設比以往更為必要而迫切。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組建方案》。會議強調科技倫理是科技活動必須遵守的價值准則,提出加強統籌規范和指導協調,推動構建覆蓋全面、導向明確、規范有序、協調一致的科技倫理治理體系。這標志著強化科技倫理監管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當前,加強科技倫理治理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是加快構建覆蓋全社會、健全有效的科技倫理監管制度,以強化倫理監管,細化相關法律法規和倫理審查規則,規范各類科學研究活動。

  建立科技活動向善行善的導向機制。當今社會,科技活動已成為一種涵蓋范圍十分廣泛的社會活動,涉及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諸多領域。這些領域的科技活動都有可能出現倫理問題,進而給社會帶來風險或危害。有效防控風險或危害,需要不斷加強科技倫理監管,建立科技活動向善行善的導向機制,為科技活動提供有利於推動社會進步和人類發展的價值指引,促進科技人員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科技觀,強化對社會的責任與擔當。

  建立科技倫理規范體系。讓科研活動正當有序開展,防范利用科技作惡的行為,需要建立科技倫理規范體系,包括科技倫理規則體系和確保其得到執行的監管體系。一般來講,科技活動主要包括選題、規劃、研究、實驗等環節。以科技倫理規范為依據,對每一環節進行有效規范,是科技倫理治理的基本任務。健全科技倫理監管制度,需要依據科技倫理規范對科研活動進行全過程跟蹤和監管,發現並糾正各種科技倫理問題,懲戒學術不端,力戒浮躁之風。比如,基於人臉識別、聲音識別等技術的“深度偽造”防不勝防,必須加強技術發展的法治規范。

  完善科技倫理監管程序。健全科技倫理監管制度,既需要健全監管規則,又需要完善監管程序,實現監管領域不留死角、監管過程有機銜接。有效治理科技不軌行為,將科技風險控制在社會可接受范圍內,必須不斷完善科技倫理監管制度規則體系,強化監管機構的橫向聯系,擴大監管覆蓋面。與此同時,完善科技倫理監管程序,通過公開透明的規則制定、審理與批准、監測等程序,使監管過程有理有據。堅持倫理先行,建立基於防范原則的“適應性治理”,不斷完善科技倫理風險的評估和監管。

  形成科技倫理監管合力。健全科技倫理監管制度,亟須實現科技倫理治理和監管主體責任制度化,以促進各主體各司其職、密切合作,協同一致推進科技倫理治理。科技倫理治理是一種社會治理,既需要加大政府監管的力度,又需要充分發揮相關社會組織的作用。充分發揮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的規劃、指導、監督作用,推動科研單位和相關企業成立科技倫理委員會,注重發揮各級科協組織以及科技方面的各種專業學會或協會的作用,形成科技倫理監管合力。

  建立科技人員自律機制

  防范科技濫用及其他可能出現的風險或危害,亟須在健全科技倫理監管制度的同時,建立科技人員自律機制。這也是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的重要內容。

  增強自律意識。科技倫理治理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於,它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在提高科技人員的道德素質上著力。引導科技人員加強道德修養,提高道德素質,促進科技倫理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是科技倫理治理的重要著力點。道德素質包括正確的道德觀、優良的道德品質、高尚的道德情感和正當的道德行為。科技人員隻有首先成為有德之人,然后才能成為有德的科技人員﹔隻有不斷增強自律意識,才能在科技活動中“不逾矩”。如果缺乏自律意識,科技人員在缺乏監督的情況下就有可能違規甚至違法。有了自律意識,科技人員才能自覺遵守科技倫理和科研規范,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守得住底線,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學問統一起來。因此,科技倫理治理需要與道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在提高科技人員道德修養的自覺性上下功夫。

  樹立正確科技觀。價值觀是決定人成為什麼樣的人的重要因素,科技人員的科技觀是其價值觀的重要體現。科技人員具備應有道德素質的前提,是樹立體現社會道德規范和道德理想的科技觀。正確科技觀可理解為科技人員的“道”,道德素質可視為“德”。科技人員需要在正確科技觀指引下,在對自己的職業感到光榮和自豪的同時,敬畏和珍惜職業,把科技倫理自覺融入工作中,滿腔熱情地干事創業。高度重視對科技人員道德觀和科技觀的教育,充分發揮科技倫理的精神激勵作用,對加強科技倫理治理來說,既是現實舉措,也是長期任務。

  營造良好氛圍。科技人員自律機制的建立,主要靠作為科技活動主體的科技人員,也離不開科技單位和相關組織發揮作用。各種科技學會、協會組織都需要加強對科技人員正確科技觀、科技倫理以及道德素質的教育和培訓,並使之規范化、制度化。各相關單位和組織需要完善激勵機制,將科技人員的道德素質和科技倫理表現作為申請科研項目、人才項目、獎勵項目的重要條件,在科技界營造揚善抑惡、為善去惡的良好氛圍,鼓勵支持科技人員在科技活動中追求真理與價值的統一、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牢牢守住科技倫理的底線。

  (作者為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13日 09 版)

(責編:牛鏞、董曉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