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擇業,又一次成長(憑欄處)

趙婀娜
2020年04月12日05: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今年高校畢業生的求職季,有些特殊。不僅因為招聘從線下轉向“雲端”,也因為抗擊疫情中,那些堅強的力量、那些責任與擔當,已在每位畢業生的心中留下印記,激發他們思考人生的價值、職業的選擇。

  面對疫情,嚴峻的考驗中,廣大畢業生不僅看到了眾志成城、共克時艱,也看到了白衣天使的勇敢逆行、社區干部的辛勞堅守,以及公安干警、環衛工人、運輸人員、老師、外賣員、志願者等不同職業、不同崗位上眾多普通人的日夜兼程、竭盡所能。於廣大畢業生來說,這既是一堂有關生命、醫學的公開課,也是一堂關於職業選擇、崗位責任的公開課。

  在無數醫生的身后,傳來這樣的聲音,“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在無數戰士的身后,傳來這樣的聲音,“服從命令,嚴守紀律,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在無數科學家的身后,傳來這樣的聲音,“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服務”……這是對職業選擇的深刻詮釋,更是堅守選擇后的無畏誓言。

  曾有一個古老的寓言:一個過路人問3個正在鑿石的石匠正在做什麼。第一個石匠回答說:“我在掙錢過日子。”第二個石匠回答說,“我在做國內最好的鑿石工作。”第三個石匠仰起頭來,眼中閃著光,“我在建筑一座大樓。”寓言詮釋了一個朴素卻深刻的道理:職業本無高下,其高尚與平凡,隻取決於不同的價值選擇,當你熱愛並堅持,它就會崇高而偉大。

  近些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高校在畢業典禮上設置特別的儀式:典禮現場,為選擇去西部、軍隊、基層就業的畢業生單獨辟出一塊區域就座,接受來自全體師生的掌聲與敬意。

  這些年輕人是有理由接受同齡人的敬意的,因為他們中的許多人本可以留在大城市,拿優厚的待遇、過安逸的生活,但他們卻選擇將雙腳扎根於泥土、將青春奉獻給基層,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系在一起。他們職業選擇的標尺,不是“物質富有”,而是“精神富足”,不是“我能得到什麼”而是“我能給予什麼”。

  這些年輕人的選擇,是近年來教育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印証。

  我們看到,社會上,有越來越多的人倡導更為理性的就業觀、擇業觀,認識到每一個選擇都值得尊重,每一場青春都應該閃亮。傳統擇業觀念裡的條條框框,如將學歷和就業畫等號、以崗位光鮮論成功,正逐步被打破。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高校,鼓勵學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

  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學生擺脫世俗的偏見,在選擇中,自我打量、自我激勵、自我成長。他們聽從內心的召喚,對職業有理性的規劃,成就了屬於自己、屬於時代的驕傲。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就業選擇至為關鍵,也見証著廣大青年人生道路上的又一次成長。我們相信,見証了抗疫中那些詮釋選擇、責任與堅守的人與事,今年畢業生的內心會更加從容堅定,他們的成人禮,也會更增添幾分厚重的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12日 05 版)
(責編:牛鏞、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