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運用全面辯証長遠的眼光

人民日報有的放矢:准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態勢

張忠家  袁北星  彭  瑋
2020年03月31日05: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准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態勢,需要用全面、辯証、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証、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指出,這次疫情,短期內會給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陣痛,但不會影響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這是對湖北發展的殷切勉勵,更表明對中國發展的堅定信心。

  用全面的眼光准確把握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具有強勁的內生動力、廣闊的轉型升級空間和規模巨大的國內市場。疫情改變不了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改變不了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和基礎條件。特別是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具有顯著優勢,不僅有利於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而且具有強大的抵御風險和危機的能力,是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堅強保障。綜合起來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的沖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依托我國經濟強大的抗壓能力,我們能夠把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當前,應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在完善差異化防控策略、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統籌做好“六穩”工作,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用辯証的眼光深入挖掘我國經濟增長新動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善於運用辯証思維謀劃經濟社會發展”。疫情對產業發展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從疫情危機中找到發展新契機。當前,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速融合、城市智能化改造等都體現出經濟社會發展對數字技術更加廣泛多樣的需求。疫情還對消費習慣改變、商業模式創新等產生深遠影響,無人配送、在線消費、網上娛樂、居家辦公、遠程視頻會議和線上醫療健康、在線教育培訓等快速成長,“宅經濟”“雲生活”既順應民生需求趨勢,又釋放新興消費潛力,將帶動數字化、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加速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加快補齊疫情中暴露出的短板不足也可以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此外,還可以對外講好防控疫情的中國故事,推動中國速度、中國效率在海外市場形成良好口碑,積累優質無形資產,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營造更好環境。

  用長遠的眼光切實推動我國經濟行穩致遠。觀察經濟不能僅僅局限於眼前,更要看發展、看未來。以長遠眼光判斷我國經濟發展大勢,才能得出正確結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有效應對外部環境深刻變化,不斷改進領導經濟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防范和化解各種重大風險的本領,更加注重解決發展動力問題、發展不平衡問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和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加快完善適應新發展理念要求的體制機制,推動經濟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實踐証明,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高質量發展化解疫情負面影響,必將推動中國經濟巨輪行穩致遠。

  (作者單位: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分中心)


  《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31日 09 版)

(責編:曹昆、董曉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