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長江十年禁漁為解“無魚”之困

韓望

2020年01月03日07:58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長江十年禁漁為解“無魚”之困

農業農村部近日發布關於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范圍和時間的通告。通告明確,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自2020年1月1日零時起率先實行全面禁捕﹔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護區以外天然水域,最遲自2021年1月1日零時起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其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這一空前嚴格的禁漁措施,為長江流域擺脫“無魚”困境帶來了希望。

作為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長江涵養著多種多樣的魚類,然而近幾十年來,長江的魚類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生物完整性指數也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無魚”絕不是危言聳聽,以白鱀豚為例,白鱀豚本是長江流域的特有物種,以淡水魚類為食,遺憾的是,受人類建筑和捕撈活動的影響,自2004年后,白鱀豚再沒有被人類發現過。

白鱀豚的不幸命運凸顯了長江流域惡劣的生態環境,也為人類生存敲響了警鐘。早前就有專家指出,由於魚類的基因在人工飼養的過程中會不斷退化,需要不斷補充野生魚卵資源才能繁殖,作為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鳙魚)的基因庫,若長江“無魚”局面繼續惡化,人類面臨無魚可吃的困境不過是早晚的事。從這個意義上說,實施更全面更嚴厲的禁漁政策迫在眉睫。

十年禁漁的計劃出台,漁民表面上是利益受損方,但從長遠看,他們受益無窮。長江流域魚類資源大幅萎縮,實際上跟部分漁民涸澤而漁的捕撈方式息息相關。類似“電網捕魚”這種無論大魚小魚一律通殺的捕撈方式,盡管國家明令禁止,但卻屢禁不止。惡性的捕撈方式使得魚類資源枯竭,而枯竭的魚類資源導致漁民生活難以為繼。考慮到這一情況,去年年初,農業農村部、財政部、人社部聯合印發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目的就是在實現禁漁之前先用補償的方式保証漁民退捕,幫助漁民盡快實現轉產轉業,為推進全面禁漁政策做好准備。

除此之外,有人對十年禁漁的必要性產生懷疑,尤其擔心長期禁漁會發生水產品供不應求的情況。實際上,我們日常所需的水產品絕大部分都來自於人工飼養,而不是長江流域的天然捕撈。數據顯示,在每年超過6000萬噸的全國水產品總量中,長江干流的天然捕撈量僅佔其中的0.15%。也就是說,長江流域的禁漁對水產品供應的影響微乎其微。然而,正如上文提到的“基因庫”功能,長江雖然在漁業生產方面價值很低,但卻在改善魚類基因,實現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上不可或缺,后者決定了實施禁漁政策至關重要。

許多生活在長江流域的人,記憶中的長江是“江豚吹浪立,沙鳥得魚閑” ,那時候恐怕誰也沒想到,習以為常的江豚會成為珍稀物種,隨處可見的魚群也會有窮盡的可能。對長江流域實行為期10年的禁漁政策,不同於一般意義上對魚類資源的保護,而是面向未來進行一番痛定思痛的補救。但願它能使長江擺脫“無魚”之困,重現昔日鳶飛魚躍的美好景象。

(責編:董曉偉、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