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1

玻璃棧道“三無漏洞”該由誰補?

蔣萌

2019年11月08日15:56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玻璃棧道“三無漏洞”該由誰補? 

背景:2016年張家界天門山景區的“玻璃棧道”火了之后,越來越多景區盯上這塊“肥肉”。數年時間,國內的玻璃吊橋、棧道、觀景平台等項目已經超過2000個。問題隨之而來——這個行業無規范、無驗收標准、無監管主體。

南方都市報發表社論:本來玻璃項目就比一般項目容易出事,這兩年來大小事故不斷,甚至出過人命,很多地區就對玻璃項目的風險警惕起來,但既無標准又無主管部門,於是便叫停了之。2018年開始,河北省封停了省內25個景區全部32處玻璃棧橋類項目,很多其他省份也在進行安全排查停運高風險項目。一旦被封停,利潤就會斷崖式下跌,在這樣的情形下,已經在運營的玻璃項目會更瘋狂地“攬客”,以期在短時間內賺得更多,而對檢修、管理的疏忽則可能讓本來就不怎麼安全的項目變得更加危險。怕出問題或等到出問題再叫停,都不是健康的運行狀態,實際上,暴利和監管真空的雙重作用下,玻璃棧橋項目也很難真正停下來。保障安全是玻璃棧橋類項目的底線,要守住這條底線,在建造設計和日常維護、運營管理方面都要下功夫。各地已經開始研究地方標准了。確保設計上的安全只是第一步,日常維護和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玻璃棧橋類項目的安全性。例如,在玻璃棧橋的承重范圍內同時接待游客人數的上限是多少,暴雨或台風等極端天氣達到什麼級別需要關閉項目,是否禁止攜帶電子產品以降低人為風險等等,都是需要考慮的管理規范。而無論是為了確保建造安全或是管理合規,在有標准的前提下,都需要監管到位,結束目前這種每個部門各管一塊的狀態。確立主管部門,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要守住玻璃棧橋類項目的安全底線,監管真空的狀態需要盡快結束。

小蔣隨想:“玩與玩命”有本質區別。游樂項目必須確保設施足夠安全,讓游客“高高興興前來玩,平平安安回家去”。如果保証不了安全這一底線,那麼驚險、刺激就不單單是攬客噱頭,而是實實在在的風險隱患。“玻璃棧道”之類項目在國內不少景區一窩蜂上馬,卻整體處於“三無”狀態,不斷出現大小事故,既說明許多經營者“隻見其利,無視其險”,又折射出監管的滯后和空白。有隱患的確應該叫停,但這不是“解決問題”的全部,管理不能陷入“一抓就死,一放就亂”。“玻璃棧道”能不能搞,在哪些地方能搞,該制定什麼樣的建設標准,誰來對具體項目的審批負責,誰來把關驗收建設質量,誰來定期核查運行狀況……這一切,需要專業人士科學評估,離不開管理部門切實履職。確立主管部門,既要避免“九龍難治水”,又不能誤解“簡政放權”。簡政放權,就是要簡化繁瑣的、不必要的行政審批,但對社會機構難“自理”,需要定規矩、強監督的行當,不能袖手旁觀。補位而不缺位,對位而不錯位,是管理者的職責,也是科學治理的必然要求。各地的玻璃棧道不能“帶病運行”,這一行業不能無序發展,補短板,守底線,勢在必行。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 。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 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 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段星宇、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