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治理“雙11”先漲后降 拔掉消費者的心頭刺

毛建國

2019年11月05日08:0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治理“雙11”先漲后降 拔掉消費者的心頭刺

  電商平台要及時發現並制止虛構原價、先漲后降,禁止發布處方藥、煙草類廣告,顯著區分付費搜索廣告與自然搜索結果……11月1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市通信管理局、市郵政管理局對多家重點電子商務平台企業進行行政指導,督促企業規范開展“雙11”網絡集中促銷活動。(《北京青年報》11月4日)

  每到“雙11”臨近的時候,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都提出類似的提醒和警告。“年年歲歲花相似”,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以先漲后降為代表的亂象層出不窮。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17年“雙11”網絡購物商品價格跟蹤調查體驗報告顯示,體驗員一個月跟蹤16家電商平台,539件非預售商品價格后發現,78.1%的商品“沒便宜”。其中,先漲價后降價,不降價反提價問題突出。

  必要的重復,是因其需要強調。在消費者內心深處,最希望看到問題進入徹底的治理軌道,最終成為永遠的過去時,而不是始終像一根刺,扎在心裡。就當前來看,整治先漲后降,亟需樹立系統思維,在平時、平台和平衡上下功夫。

  先講平時。先漲后降集中爆發在“雙11”,但答案要向平時尋找。這些年來,電商領域的銷售亂象一直飽受詬病。問題看似各不同,根子卻是相通的,那就是缺少誠信,而電商平台對此缺乏足夠重視。治理“雙11”亂象,尤其是先漲后降亂象,要有平時思維,把功夫下在平時,把問題解決在平時。而不是隻盯著“雙11”這天看,更不要自我安慰地認為問題隻發生在“雙11”。

  再看平台。對於電商領域存在的問題,一些平台口口聲聲“不護短”,有的還成立了“打假隊”。聽其言而觀其行,問題一次又一次“啪啪”打臉。一直以來,電商對實體商業都不屑一顧,但在維護消費者權益上,一些電商平台做得還遠遠不如大的實體商家。就拿接受消費者投訴來說,面對實體商家,最起碼還能找到一個說話的人,可在電商平台那裡永遠是“不說人話”的智能應答。消費者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隻能忍氣吞聲。

  最后說平衡。面對“雙11”亂象,現在對消費者有著各種各樣的提醒,對電商有著各種各樣的禁止。很多人都在講,先漲后降最終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可那是未來時不是現在時。最大的監管與約束來自消費者,充分尊重和支持消費者舉報,是“最好的禁止”。因此,既要有對商家的罰,也要有對消費者的獎,要把消費者賠償機制落實到位,甚至可以通過物質手段激勵消費者站出來舉報問題、維護權益。

  現在互聯網已經深度嵌入經濟社會,成為經濟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雙11”也不只是單純的經濟現象,而且成了文化現象和社會現象。“雙11”先漲后降不該成頑症,飯要一口一口吃,問題要一個一個解決,隻要有想法有辦法,就會使其進入可治理狀態。

(責編:董曉偉、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