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整版刊文:中國創造了怎樣的城鎮化奇跡

2019年11月01日05: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01日 09 版)

城鄉融合發展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勢(解碼幸福中國·中國創造了怎樣的城鎮化奇跡)

編者的話

綜觀世界,一些國家在城市化進程中出現了觸目驚心的貧民窟現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卻沒有出現貧民窟問題。這堪稱發展奇跡,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為什麼在許多國家出現的城市貧民窟問題,在我國從未出現?本版刊登幾位專家的文章,對此進行分析探討。

內容提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快速推進,但並沒有像一些國家那樣出現城市貧民窟現象,這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暢通的城鄉流動通道、富有活力的社會機制,消除了產生貧民窟問題的前提,為包括廣大農民工在內的人民群眾不斷創造美好生活提供了良好條件。在新時代,應積極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為農民工市民化創造有利條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城市貧民窟是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現象。根據聯合國人居署《2016年世界城市狀況報告》,發展中國家貧民窟居民數量一直在上升,1990年約6.9億,2000年約7.9億,2014年達到8.8億。貧民窟居住擁擠、環境臟亂、治安惡化,居民缺少正規就業崗位和穩定收入,生活貧困,很多人對未來失去信心。同時,貧民窟缺少正式的基層建制,往往難以治理,成為違法犯罪活動的滋生地。例如,印度孟買的貧民窟人口數量佔其城市總人口的比重約為60%,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拉美的墨西哥和巴西、非洲的南非等國也有大規模城市貧民窟。一些發達國家雖然基本看不到像發展中國家那樣的貧民窟,但也存在大規模連片貧民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快速推進,但是城市中並沒有出現貧民窟。這堪稱城鎮化奇跡。解析這一獨特現象,可以更深入地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勢。

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為開展城市建設提供了有效制度保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城鄉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基礎設施大幅改善,不僅優化了城市環境,為城市良性運行提供基本保障,而且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進而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為勞動者提供穩定的勞動報酬。我國之所以能在較短時間內取得如此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成就,與我國的土地公有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土地用途。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為開展城市建設提供了有效制度保障。城市政府能夠根據發展需要,合理調控土地開發利用規模,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區,按照城市發展規劃推進城市建設、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有序推進城鎮化,促進經濟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這是實行土地私有制的國家難以做到的。

農村經濟制度和鄉村振興為農民發展生產、改善生活提供保障

隨著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城市進步,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工作。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獲得穩定就業崗位與收入,在城市安家落戶。也有一部分人因為多種原因,無法長期留在城市工作生活。對於這部分人,農村土地制度、暢通的返鄉通道為他們返鄉務農、創業提供保障,避免了找不到合適就業崗位的農民滯留城市,陷入生活困境。

農村集體經濟制度為農戶提供土地保障。在農村集體經濟制度下,農戶有屬於自己的宅基地,享有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盡管農戶戶均經營規模不大,但始終有房有地作為保障。許多沒有在城市安家落戶的農村家庭,青壯年子女進城務工,既有務工收入,又有務農收入。由於在農村有房有地,進城務工的農民隨時可以返回農村務農或創業。

不斷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為人員流動提供便捷條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交通運輸步入發展快車道。到2018年末,全國鐵路營業總裡程達到13.2萬公裡,高鐵營業總裡程達到3萬公裡,公路總裡程達到484.7萬公裡,通硬化路鄉鎮和建制村分別達到99.6%和99.5%。不斷完善的高鐵和公路網絡不僅助力經濟社會發展,而且大大降低了交通出行的時間成本。這相當於縮短了進城農民工與家鄉的距離,使他們可以更加方便地在城市與農村之間流動。

鄉村振興大大增強了鄉村活力和吸引力。改革開放后,我們黨高度重視解決“三農”問題,不斷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正在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這推動了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間雙向流動,吸引更多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促進了城鄉共同繁榮。

富有活力的社會機制為人們實現夢想創造條件

在國外,貧民窟的居民大都對改變命運、走出貧困缺乏信心,生活態度十分消極。一些研究表明,貧民窟居民已經形成了獨特觀念和生活方式,並代際傳遞,他們即使遇到擺脫貧困的機會也難以抓住,更無法向社會上層流動。

在我國,各個社會群體都在為國家發展和生活幸福而努力拼搏。富有活力的社會機制,激發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鼓勵人們追求夢想,並為人們實現夢想創造條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激發社會活力。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作用與政府作用有效配合、協同發力。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日益發揮,勞動力市場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社會成員通過努力拼搏和公平競爭實現向上的社會流動。政府更好發揮作用,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推動產業升級,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促進就業崗位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比較完善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幫助農民工提高知識素養和就業能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不斷發展完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根據經濟發展、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布局需求,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在崗技能提升培訓、創業培訓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各級政府在農民工培訓上的投入不斷加大。2014—2017年,全國開展政府補貼性農民工職業培訓3856萬人次,有力提升了農民工群體的技能素養,使他們能夠更好適應產業升級與高質量發展要求,在勞動力市場上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覆蓋廣泛的社會保障體系為農民工在城鎮就業和生活提供保障。2018年,我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88億。黨和國家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著力為農民工在城鎮就業和生活提供保障。比如,2010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規定,進城務工的農村居民依據本法規定參加社會保險。2013年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把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住房和社會保障體系,在農村參加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規范接入城鎮社保體系。覆蓋廣泛且項目比較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解除了勞動者的后顧之憂,使進城農民工對未來有較穩定的預期。

有人說城中村就是中國的城市貧民窟。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城中村的房屋大多是在原來的農村宅基地上村民自己蓋的簡易樓房,基礎設施、居住條件、社會治安都是一些國家的貧民窟不能比的。城中村的居民大多是職工或外來務工人員,有正當職業和勞動收入。他們有自己的夢想並努力為之奮斗,他們對未來充滿希望並具有通過自身努力改善生活的能力。他們與一些國家陷入生活困境而難以自拔的貧民窟居民有著天壤之別。更要看到,我國正在實施2018年到2020年三年棚改攻堅計劃,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取得顯著成效。

適應新時代要求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農村在我國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發揮著穩定器和蓄水池的作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特別是對外貿易產生較大影響,一些農民工因此失去就業崗位。但很多農民工選擇返鄉就業,所以並未出現社會問題。進入新時代,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求我們積極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為農民工市民化創造有利條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大意義。應大力提高城鎮化質量,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不斷提高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讓城鄉居民平等參與城鎮化進程,共同分享城鎮化發展成果,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激發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主體。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作者為武漢大學社會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責編:牛鏞、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