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整版刊文:中國創造了怎樣的城鎮化奇跡【3】

2019年11月01日05: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改善人民生活 促進全面發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發展(適勢求是)

根據聯合國人居署《2016年世界城市狀況報告》,2014年,在發展中國家,有30%的城市居民居住在貧民窟。那裡基礎設施落后,生活條件很差,居民在健康、教育、就業等方面面臨一系列問題。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0.6%提升至2018年末的59.6%。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戶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証制度實施,農民工市民化程度不斷提高。2018年末,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3.4%,比2012年末提高約8.0個百分點。在如此快速的城鎮化進程中,我國城市並沒有出現其他發展中國家常見的貧民窟問題,主要原因在於我們黨和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發展,通過一系列有力有效舉措改善人民生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改善民生提供保障。基礎設施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度重視城市公用設施建設,不斷加大投資力度,有力促進了城市公用設施發展。截至2017年末,城市供水管道達79.7萬公裡,供水普及率達98.3%﹔供氣管道超過1.1萬公裡,燃氣普及率達96.3%﹔污水處理廠2200多座,排水管道達63萬公裡,污水處理率達95.5%﹔生活垃圾處理率達99%,無害化處理率為97.7%﹔城市公廁13.6萬座,市容環衛專用車輛設備22.8萬台﹔城市集中供熱面積達83.1億平方米,管道長度達27.6萬公裡﹔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長度為2418公裡﹔道路照明燈達2594萬盞。這些公用設施反映了我國城市建設及管理水平,為改善城市環境質量、推動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實施教育優先戰略,極大提高人口素質。教育是提升人口素質的基本途徑,也是防止貧困代際傳遞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可能找到較好的職位、獲得不錯的收入,從而改變自己和家庭的經濟狀況。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人口受教育程度有了質的飛躍。6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982年的5.2年提高到2018年的9.26年,增幅將近80%﹔全國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從1982年的7.2%提高到2018年29.3%,呈現穩步提升態勢。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大專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佔比顯著提高,從1982年的0.6%上升到2000年的3.6%。1999年,我國出台《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高校招生規模快速擴大,高學歷人才不斷增多,2010年大專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佔比達到8.9%,2018年達到13%。一大批人通過教育改變了自己和家庭的命運,實現了美好生活。

積極擴大就業,為提高收入提供保障。就業是減貧、增收和縮小收入差距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把每個人的努力同國家發展緊密聯系起來、促進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的最可持續的途徑。改革開放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釋放了勞動力市場活力,使城鎮就業人員迅速增加,城鎮就業比重2014年首次過半,2018年進一步提高到56%。特別是民營企業的蓬勃發展,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就業人數迅速增長,城鎮非公有制經濟就業人員佔比從1978年的0.2%提高到2018年的83.6%。上世紀末,伴隨國企改革、減員增效,我國在保障下崗職工基本生活的同時,制定實施了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培訓補貼、就業服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1998—2005年促進全國1900多萬國有企業下崗人員實現再就業。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就業總量壓力大、結構性矛盾突出、經濟增速換擋的局面,我國積極培育壯大新動能,大力發展服務業,優化營商環境,鼓勵創業創新,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發展,全國城鎮每年新增就業都在1300萬以上。廣大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報酬,獲得生活來源,分享經濟發展成果。

織密社會保障網,有效發揮兜底作用。社會保障是民生安全網、社會穩定器,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發揮著保障兜底的作用。進入新世紀,我國開始建立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等為補充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截至2018年底,我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9.42億人、1.96億人、2.39億人、2.04億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人數超過13億人,已建立起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人口最多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為百姓工作生活解除后顧之憂,為全體人民提供穩定的安全預期。

(作者單位: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社會科學院基地)

(責編:牛鏞、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