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以全球視野拓寬創新之路

喻思南
2019年10月28日05:1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發布2019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呼吁匯聚各國智力資源,應對健康、環境等共同挑戰﹔開放深度學習開源平台,期待與全球廣大開發者攜手推動人工智能應用……不久前在北京召開的首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上,一項項務實倡議、一場場思想碰撞,啟示人們更好順應科技發展大勢,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

  “希望論壇促進各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家攜手合作,凝聚共識,交流思想,深化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習近平主席致本屆論壇的賀信,道出了全球400多位與會專家的心聲——加強國際交流,整合全球創新資源推動創新。當今世界,科技合作日益緊密,形成了難以分割的創新鏈條。拍出一張來自5500萬光年外的黑洞照片,需要調動全球8台射電望遠鏡﹔支撐一個底層軟件的順暢運行,可能是十幾個國家程序員不斷完善的幾千萬行代碼﹔一部智能手機,凝結了芯片、攝像頭、高端機床、模具制造等各種精細工藝,匯聚了從實驗室到車間的無數智慧。一些基礎性、長周期、分工復雜的創新或產業,單憑一個國家的力量已遠遠不夠。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矚目的科技成果,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唱響了自主創新的主旋律。與此同時,前進的道路上我們依然離不開和世界各國的科技交流合作。高鐵飛馳、核電出海、大飛機騰空,每一步都是站在前人基礎上,以世界眼光、國際水准完成的跨越。如今,在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等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平台,不時能看到國際同行忙碌的身影﹔在華為公司的8萬多名研發人員中,有俄羅斯數學家、日本的工程師、法國的設計師、非洲的技術人員,他們與中國科研人員一起,讓華為在國際5G通信技術的賽道上,挺立潮頭。

  走向世界科技舞台,每一顆創新的種子都可能長成參天大樹。25年前,中國科學院放眼世界,選舉產生了首批外籍院士,如今囊括了一批國際知名科學家,有的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科技人才,有的成為我國開展國際學術交流的使者﹔20年前,我國正式加入人類基因組計劃,承擔其中1%的任務,日夜攻關,為我國當今基因測序快速發展留下了寶貴財富﹔今天,中國的工程師,在開源平台為全球知名軟硬件企業完善生態,成長為互聯網創新最活躍的力量。

  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正加速演進,技術更新加快,成果向生產力轉化周期變短,創新資源要素全球流動,考驗我們布局、聚集國際創新資源的能力。特別是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無論是提升重大原創能力,在未來新興產業發展中佔有一席之地,還是突破基礎軟件、高端制造等關鍵核心技術,完成產業升級轉型,都需要統籌利用全球科技資源。面向科技前沿和產業未來布局,以更開放的胸懷,更高的視野,在更高起點上推進自主創新,才能充分激發研發人員的創新潛能。

  “中國以非常開放的態度歡迎外國科學家。”論壇上,一位來自俄羅斯的專家分享他在中國愉快的工作經歷。以開放的心態歡迎全球人才,與全球科技共振,讓全球視野成為創新的背景,我們的創新征途一定會越走越寬廣。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28日 05 版)

(責編:白宇、董曉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