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驅散校園欺凌,依法呵護“少年的你”

沈慎

2019年10月27日20:38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正在熱映的電影《少年的你》聚焦校園欺凌話題,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尤其是在未成年保護法大修、增設校園欺凌防控措施的背景下,電影畫面把校園欺凌給孩子造成的傷害直觀展現,直擊人心。在揪心痛心之余,也讓公眾對這一問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相比較影視作品中的劇情,現實發生的案件往往更為殘酷和觸目驚心。這其中,給輿論帶來強烈震驚的莫過於2015年留美學生暴力群毆折磨同伴長達5個小時,最終兩名主犯被美國檢方判處終身監禁。而最近大連發生的一起13歲少年殺害10歲女孩的案件,也引發了公眾對未成年人暴力和犯罪行為的討論。每一起暴力案件見諸輿論,總是令人痛心。

校園欺凌和暴力絕非個案。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一份全球校園欺凌現狀報告顯示,每年約有2.46億兒童和青少年遭受學校暴力和欺凌。據最高檢今年5月份發布的數據,2018年以來,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校園欺凌犯罪案件3407人,起訴5750人。數據不會騙人,可這只是冰山一角,更多遭受欺凌的孩子選擇了沉默,很多案件達不到刑事層面,有的還進入不到司法程序。校園欺凌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話題,其嚴重性不得不引起高度警惕。

圍繞校園欺凌的治理,早在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就聯合印發《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從有效預防、依法處置、形成合力三個方面,對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提出了要求。近年來,各地也開展了多回合、多形式的專項整治。應該說,校園欺凌多發的態勢總體得到了遏制,但離治本的目標還有差距。原因何在?一方面校園欺凌的法律規范空白,導致懲處機制缺乏震懾力﹔另一方面預防、干預、救濟機制不到位,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

正因如此,此次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修訂,被寄予了治本的厚望。從增加學生欺凌及校園性侵的防控與處置措施,到明確學校應當對教職員工、學生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培訓和教育,再到要求根據欺凌行為的性質和嚴重程度予以教育、矯治或者處罰……法律的修訂完善不僅讓處理校園欺凌案件有法可依,避免了以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的做法,也進一步明確了學校、家庭等各方的責任,為治理這一問題提供有力的抓手。

徹底鏟除校園欺凌的土壤,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實中,有的家長要麼過於嚴苛、要麼過於放任﹔有的學校過度重視知識傳授、忽視價值觀引導﹔有的老師把欺凌行為視作孩子間“過分的玩笑”,重視不夠﹔還有不少影視作品和網絡平台充斥著暴力因素,這些都是校園欺凌和暴力滋生的土壤。因此,既要通過教育引導把“踐踏、侮辱他人的紅線不可逾越,否則必付出代價”的觀念種子種在孩子心底,也要家長、學校、政府、社會形成合力,調試好種子成長的環境、剔除可能存在的風險,讓更多的陽光雨露滋潤孩子的心靈。

電影中,小北呵護了備受欺凌的陳念。生活中,每個少年的你都需要被呵護,這份呵護來自於社會關注度不斷提高、教育理念不斷轉變、法律制度日益完善。讓我們共同期待未成年人保護的步伐更加堅實有力,校園欺凌和暴力這一難題得以徹底解決。

(責編:牛鏞、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