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司法滿意度

人民日報新知新覺:用科技手段推動司法為民實現新跨越

韓玉亭
2019年10月15日05: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當前,信息技術正在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社會組織方式、國家治理方式。在司法實踐中,人力與科技深度融合的司法運行新模式正在形成。習近平同志強調,“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近年來,為了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最高人民法院專門出台關於加快建設智慧法院的意見。全國各地法院在建設智慧法院的探索中堅持科技賦能、智慧創新、全面統籌,以網絡化、陽光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法院初步形成,全國法院全業務網上辦理的網絡化格局基本形成,利用互聯網推動全流程依法公開的陽光化目標基本實現,為人民法院智能化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放眼未來,我們要進一步堅持以智能增效能,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司法滿意度,推動司法為民實現新跨越。

  科技手段為司法活動提質增效。通網絡、建平台、囤數據可以說是智慧法院建設的初級階段。智慧法院建設顯然不能滿足於此,而要在遵循司法活動規律的基礎上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真正實現科技賦能司法。近年來,各地法院通過促進全業務網上辦理,幫助各類訴訟參與主體解決因空間距離原因無法參與司法活動的困難,極大提升了司法便捷性﹔通過建立全流程依法公開的陽光化法院,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極大提升了司法公信力﹔通過開展法院全方位智能服務,優化績效評估、審判執行、改革決策等領域的工作機制,極大提升了司法效能。這些舉措包含著前期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經驗,緩解了案多人少的現實困境,為未來司法體制改革提供了現實依據,有利於更好實現司法以人民為中心。

  智慧創新助力司法滿意度穩步提升。司法體制改革成效如何,說一千道一萬,要由人民群眾來評判。司法滿意度是評判司法體制改革成效的一項重要指標,體現著廣大人民群眾對司法程序、裁判結果及執行效果等的評價。隨著智慧法院建設的推進,各類智慧創新成果為提升人們的司法滿意度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是拓展司法公開方式。人民法院以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中國庭審公開網、中國裁判文書網、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等創新平台為載體,通過網上辦案、全程留痕、智能管理等多種舉措,使司法公開的范圍、廣度、深度不斷得到拓展和延伸。二是提升司法公正實現程度。人民法院借助類案智能推送系統、量刑規范化智能輔助系統、同案不同判預警系統、審判執行監督預警分析系統等智能輔助系統,大大提升了審判執行工作質量,有效防止司法不公和冤假錯案。三是提高司法效率。人民法院運用雲櫃收轉系統、電子卷宗隨案生成系統、庭審語音識別系統、法律文書輔助制作系統,節省工作時間和人力投入,全面提升司法效率。

  全面統籌助推司法更好滿足群眾法治需求。在司法工作中多維度統籌智慧法院建設,能夠更好地分配司法資源,有效滿足人民群眾的法治需求,將司法為民落到實處。就縱向而言,應堅持頂層設計與地方創新相結合。既從頂層設計的高度對各級審判機關的智慧法院建設進行總體規劃,又立足各地發展不平衡的現狀進行差異化試點。就橫向而言,堅持內部自我完善和外部一體建設相結合。法院不僅要優化完善自身立案、審理、送達、執行、監督等各個環節的數據平台,還要積極參與監察機關、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的智慧平台協同建設。要通過系統融合、數據共享等多種方式打造無縫銜接的人民權利法治保障體系,多方合力、全面統籌,推動新時代司法為民工作再上新台階。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15日 09 版)

(責編:李楓、董曉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