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一線視角:從“人文雄安”到“創新雄安”

張志鋒
2019年09月11日05: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喚起更多人關注傳統文化,刷新未來想象,為雄安新區建設植入更多文化基因,一定能打造出一座具有示范和引領意義的人文新城

  

  不久前,雄安新區50多個村庄的征遷陸續啟動,一座全新的未來之城正破土萌芽、蓬勃生長。與此同時,從堅持古樹不挪、古建筑不拆、古牌坊不搬,到建檔保護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雄安新區的做法值得關注。

  少數地方的舊城改造、農村建設中,那些富有地方特色的老民居並沒有得到足夠重視保護,代之而起的是千篇一律的鋼筋水泥。勾起兒時回憶的雕花門樓換成鐵門、防撬門,什麼美式歐式,有人覺得“洋氣”,但更多人感覺“美”中不足,甚至不倫不類。住新房、上樓房,改善居住條件理所應當,但全然推倒過去的傳統建筑、傳統生活,必然會形成機械生硬的“文化斷層”。正因為這樣,保留傳統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

  根扎得越深,枝葉才能越高大。“無文化傳承,無雄安未來”,簡單一句話,道明了雄安的文化追求。《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保護歷史文化,形成體現歷史傳承、文明包容、時代創新的新區風貌。從老民居到老物件,從地上到地下,歷史遺存、傳說故事等各類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先人留下的寶貝,今人有責任、有義務將其更好地留給后人,發揚光大。

  容城縣河西村是首批征遷試點,村裡有一處百年老宅。60多歲的戶主王先生說,2002年他打算拆舊房蓋新房,給兒子娶媳婦。他的父親對老院有感情,說啥也不同意。最后家裡拆掉臨街老房,蓋成新房。回頭來看,幸存的老宅如今成了“寶貝”。文化是有記憶的,文化傳承有時候就需要有王先生老父親那樣的執著態度。論歷史底蘊,雄安地區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科學規劃、充分利用,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就能為新區建設注入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

  沒有文化傳承,就沒有“人文雄安”,也難有“創新雄安”。一座城市的魅力離不開顏值,最終要靠文化傳承打基礎,通過文化創新拓展內涵、增添風採。組織新區小學生拍下雄安人的民居和日常生活,留住雄安記憶﹔邀請一些藝術家到雄安駐點創作,激發各種創新創意,“畫”說雄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從厚植文化底蘊的角度出發,深圳建科院公司參與新區規劃建設以來,注重從文化角度想問題、促發展,為新區發展增添了一份人文關懷。引入更多文化單位和文化資本介入文化傳承與創新,推動雄安在文創領域挺立而起,創新之城的光彩將更加炫目。

  走得再快,也不能忘記從哪裡出發﹔羨慕新的風景,也不要忽略原有的美麗。展望未來,文化傳承與創新,對豐富城市內涵、提升生活品質至關重要。正如有學者所說的,“如果我們能從經濟發展史中學到什麼,那就是文化會使局面幾乎完全不一樣。”喚起更多人關注傳統文化,刷新未來想象,為雄安新區建設植入更多文化基因,一定能打造出一座具有示范和引領意義的人文新城。

  (作者為本報河北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19年09月11日 05 版)

(責編:李楓、董曉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