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自貿區擴容,我們看到了啥

王鎖明

2019年08月29日08:47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近日國務院印發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容方案,宣布山東、江蘇等6省區加入自貿試驗區行列,至此,我國的自貿區數量增至18個。建設自貿試驗區是我國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一項戰略舉措,具有裡程碑意義。

推動對外開放進入更深層次。自2013年上海設立自貿試驗區以來,目前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布局在逐步完善,已基本形成覆蓋全國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啟動自貿試驗區建設,對標國際高水平貿易投資協定的開放要求,努力創造更多合作發展機遇,有利於深化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特別是在當前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不斷抬頭的國際背景下,我國再次擴大自貿試驗區范圍,向國際社會強烈傳遞的是我國堅定擴大對外開放的立場、信心和決心,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將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動,與世界共享進步和繁榮。

探索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新路子。“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這個觀點重申了改革的時代意義。當前面對國內外復雜局勢,我們依然要堅持改革不動搖。在國家層面啟動和擴大自貿試驗區建設,就是為鼓勵各試驗區根據中央賦予的戰略定位和地方特點,在一些“深水區”“無人區”大膽地試、勇敢地闖。這對於試驗區的體制創新、服務創新、監管創新都會起到一種倒逼效應。不論是政府機構還是原有企業,都必須簡化審批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優化營商環境,以便激活各類生產要素,為經濟轉型發展注入新活力、積累新經驗,為深化改革探索新途徑、闖出新路子。

發揮對更大區域的引領作用。自貿試驗區的自身屬性決定其可以實施特殊的體制機制,結合區域發展的定位,可以充分發揮戰略疊加優勢,聚集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對加快整體轉型升級,進而對周邊地區的優勢產業、優質企業產生強大的吸附效應。可以說,作為培育開放新優勢新動能的試驗地,作為加強改革系統集成的“實驗田”,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意義已遠遠超出本身,不僅會吸引更多的外資外貿,推動自身所在城市的國際化水平,而且會在更大區域產生強大的輻射效應,進一步彰顯其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示范帶動作用。因此,自貿試驗區建設不僅是我國深化對外開放水平的有力抓手,更是推動我國經濟實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提供改革發展的重要方法。自2013年上海自貿試驗區先行探路,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在試點試驗的基礎上逐步推開,截止目前已經形成“1+3+7+1+6”的基本格局。事實上,1978年以來我國的一些重大政策的出台和推行,也是以先行成功的試點試驗為基礎的。我國實施“包產到戶”的農村改革是如此,全國范圍免除“農業稅”改革是這樣,當初創辦經濟特區、開放沿海港口城市、建立沿海經濟開放區、開放沿江及內陸和沿邊城市等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體現的也是在試點試驗基礎上的逐步推進。可見,試點試驗是改革的重要任務,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在改革發展進入“深水區”的今天,如何“將改革進行到底”,試點試驗依然不可或缺。我們要膽子大,步子穩,推動改革發展穩健前行。

經過6年實踐探索,我國自貿試驗區再一次擴容,既意味著以往自貿試驗區的建設經驗可復制可推廣,也說明了自貿試驗區是服務於全面深化改革和全方位擴大開放的的“試驗田”,更表達了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隻會越開越大。中國將按照既定節奏,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

(作者系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編:董曉偉、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