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積極打造便民服務“特色小店”

楊維立

2019年08月28日07:53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積極打造便民服務“特色小店”

  連續三年每年新建千余家便利店,鼓勵各區通過租金減免等多種方式扶持特色小店發展……8月26日,北京市商務局聯合多部門印發《北京市便民店建設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簡稱《行動計劃》),對全市近三年的便民店發展提出了細分目標。(8月27日《北京青年報》)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各地居民住宅小區越來越漂亮、道路越來越整潔,與此同時,生活性服務不能適應居民需求問題也日益凸顯。如小商業門店很少,居民要買針頭線腦、尋找生活服務並不便利,“小維修”有時竟成了“大負擔”。正如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所言:“盡管當前很多消費都可以在網上得到滿足,但是在家庭生活最后500米的消費,一些最貼近民生的零售業態還是需要有實體的商業來承載”。

  《行動計劃》提出,北京市將爭取用三年左右時間,實現全市每個社區蔬菜零售、便利店(社區超市)、早點、美容美發、維修、家政等便民商業服務功能全覆蓋,連鎖便利店達6400個左右,每百萬人擁有連鎖便利店數量300個左右,並明確了十項重點任務和責任部門。北京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便民店建設,著力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積極為廣大居民營造更宜居的生活環境,從中有力彰顯了相關部門積極回應群眾期盼的民生情懷,值得點贊期待。

  責任就是擔當,擔當就是作為,學習貫徹《行動計劃》,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其中有許多工作要做。關鍵在於科學謀劃方案,明確責任,將任務逐項落實到位,量質並舉,在建好便民店的基礎上,抓住重點,通過採取優化資源配置、強化公益服務,量化考核標准等措施,管好便民店,確保其規范發展,滿足首都市民便利性、宜居性和多樣性消費需求,打造出便民服務“北京樣本”。

  首先,優化資源配置,發揮協同效應。便民店主要是單體的便民小商店,難以做到面面俱到、應有盡有。那麼,相鄰的同行業便民店之間互通有無、拾遺補缺,無疑是實現便民商業服務功能全覆蓋的一條捷徑。如便民維修涉及電腦、家用電器、水電、燃氣具等多項業務,如果維修店“小而全”,恐難以做到技術精細,倘若聽憑其各行其是,容易造成便民服務“空集”。對此,不妨以打造便民店大數據服務平台為契機,科學謀劃實施方案,構建同行業便民店服務網絡,使相鄰的同行業便民店之間分工有序、資源互補,形成便民服務“全集”。

  其次,強化公益服務,放大集聚效應。《行動計劃》強調:“准確把握生活性服務業的商業性和公益性雙重屬性”,提出“在便民店引入公益宣傳、社區服務等功能,創建匯聚家庭交往、志願服務等內容的微型社區公共交流中心和便民驛站”。對此,一方面,要積極倡導便民店奉獻社區、熱心服務居民﹔另一方面,還需採取專項經費補貼、政府購買服務等激勵措施,調動其從事公益服務的積極性。進而,發揮便民店社會服務平台作用,吸引廣大居民積極參與微型社區公共交流中心和便民驛站的各項活動,共同傳播文明正能量,促進和諧平安社區建設。

  再次,量化考核標准,打造示范效應。北京市將統籌利用商務發展等財政資金,加大對商業便民服務項目的資金支持,為便民店發展開路。將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到刀刃上,需要建立便民店監管檢查制度,制定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量化考核標准,獎優罰劣、獎罰分明。建議開展“示范便民店”創建活動,對於堅持提供物美價廉服務,居民滿意度較高的便民店,給予適當精神和物質獎勵﹔對於名不符實,甚至違規違法經營的便民店,嚴格依照規定予以處罰。從而,形成良好導向,引導各便民店誠信經營、規范前行,不斷提高便民服務水平,贏得廣大居民的認同和滿意。

(責編:董曉偉、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