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兒童保健品別成“坑娃品”

楊李喆

2019年08月16日07:46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兒童保健品別成“坑娃品”

  9歲的成都男孩浩浩,遇到了這個年齡和性別不該有的尷尬,他的胸部竟然開始發育了。經醫生診斷,孩子是因為吃了含有過量激素的保健品。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增高的、補鈣的、益智的……形形色色的兒童保健品被愛子心切的家長們送進孩子的口中。和老年人往往被套路購買保健品不同,兒童保健品多是家長主動選擇,虛假宣傳、隨意忽悠讓家長心甘情願慷慨解囊。

  家長為孩子購買保健品的初衷可以理解,就是為了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而且,從市場來看,也不乏名目繁多的兒童保健品,補充微量元素的、保護腸胃健康的、健腦的、增強免疫力的……一些藥店、母嬰店也往往將其放在醒目位置,即便價格不菲,家長也毫不吝惜,畢竟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花再多的錢也舍得。

  不過,家長的消費初衷雖不錯,但專家的建議也不妨聽聽。據介紹,合理飲食、正常發育的孩子一般並不需要額外服用保健品。過多攝入維生素、微量元素等都可能產生負面作用,有的保健品還含有激素,過量服用會對孩子成長造成損害。由此可見,兒童保健品並非是孩子成長的“必需品”,要因人而異,且有必要遵從醫囑。

  除去家長理智消費,市場監管執法力度也不能疲軟。廣告法明確規定,保健品的廣告不能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証﹔不能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不能聲稱或者暗示廣告商品為保障健康所必需等。對於市場中存有上述行為的,相關職能部門就須依法跟進,唯有商家老老實實做生意了,才能避免兒童保健品成“坑娃品”。

  另外,相關知識的普及也很有必要。一些家長之所以抱著“隻要是對孩子有益的東西,我們都願意嘗試”的理念,很大程度在於自身科學育娃知識的欠缺。比如,亂用保健品,很有可能吃出性早熟、吃出血鈣高、吃出腸胃病等等。所以,這些常識理應深入民間,進入每個人家庭。

  再者,需要保健品行業企業增強自律。比如,在消費者購買前,有必要多些善意提醒,引導消費者科學適量購買,以防范不理智購買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今年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印發了《假冒偽劣重點領域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1)》,提出要開展特殊食品監管專項行動,聚焦“一老一小”,加大對保健食品和嬰幼兒配方食品的抽檢力度。不難發現,伴隨著國家對保健品市場監管力度的加大,市場會越來越規范,但是對於家長而言,也應加強相關知識的學習,別真讓兒童保健品成“坑娃品”。

(責編:仝宗莉、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