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醫療決策就是要多些“患者視角”

威利

2019年07月29日08: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未來無論是在門急診大廳排隊,還是預約無痛腸胃鏡、核磁等檢查項目,患者排隊等候時間均將進一步縮短。北京市衛生健康委近期發布《北京市改善醫療服務百日行動工作方案》(簡稱《方案》),正式啟動“改善醫療服務百日行動”,要求全市各醫療機構從7月底至10月31日期間,對照工作方案中的20條重點任務,逐步提升醫療服務水平。(7月28日《北京青年報》)

醫療服務是一項重要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是群眾期盼的民心工程。北京市衛健委組織開展的“改善醫療服務百日行動”,給我們帶來十分有益的啟示。這次行動不乏亮點和新意,最引人注目的是聚焦提升患者就診體驗,從多個環節著手幫助患者節約就診時間。如要求各醫療機構尤其是三級醫院加強對患者排隊情況的監測和應對工作,建立發現和應對機制,出現患者在門急診大廳集中排隊且排隊較長(一般為每窗口15人以上)時,及時採取疏導窗口排隊人員到自助挂號繳費機、加開人工窗口和安裝叫號系統等措施,減少患者排隊等候時間。

推行上述一系列舉措,找准了患者挂號、候診、收費時間長,排長隊等群眾就醫“難點”“痛點”,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可謂實實在在抓到“點子”上,有力凸顯了決策者的“患者視角”,生動詮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

對衛健系統而言,“一切為了患者”的醫療服務理念不僅體現在醫療技術水平,更反映在患者於細微處感受到的溫馨和貼心。要實現上述目標,必須努力加強醫務管理,不斷改善醫療服務,這其中的“患者視角”至關重要。因為隻有將心比心,才能以心換心,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讓醫患關系更和諧,使醫療服務得到群眾更多的配合與支持,形成令人期待的良性循環。

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健康需求,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任重而道遠。《方案》提出,各醫療機構要“健全‘接訴即辦’機制,採取有效措施,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方法決定成效,創新決定未來,北京市衛健系統有必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完善公眾參與機制。比如,採取召開座談會、開展民意調查、設立“金點子”獎等辦法征集群眾建議,廣泛發動各方力量共同參與,為醫療服務“挑刺”、獻計獻策。積水成淵,聚沙成塔,相關部門(單位)認真傾聽廣大患者在內的群眾聲音,擇善而從,醫療決策勢必更具前瞻性、科學性,醫療服務更加貼近群眾、貼近社會。

思路決定出路,角度決定高度,不止醫療服務,其他工作同樣需要多些“群眾視角”。現實中,為什麼有些公共服務部門(單位)自認為為群眾做了許多事,推出了不少服務公眾的“新點子”,仍然得不到足夠的認可?恐怕也需要在“視角”上找原因。這些部門(單位)不妨反思一下,制定落實決策有無與服務對象換位思考,是否注重群眾體驗?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內蒙古考察並指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時強調:“要牢記初心和使命,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公共服務無止境,群眾滿意無終點。各地、各部門(單位)尤其是衛健系統深入開展主題教育,不妨借鑒北京市衛健系統的做法,認真對照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找差距,作決策、抓落實多些“群眾視角”,切實把宗旨意識體現到行動中,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

(責編:李儀澤(實習生)、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