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重拳打擊偷拍偷錄,隱私保護迫在眉睫

望道

2019年07月22日17:27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當下,偷拍偷錄行為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不僅在賓館等場所屢屢曝出有人安裝偷拍偷錄設備,就是在行駛的列車上也發現有人在廁所裡安裝小型攝像頭。人民日報的讀者來信版刊文呼吁,希望有關部門給予關注,依法嚴厲打擊不正當的偷拍、偷錄行為,嚴格規范攝像頭、竊聽器的經營使用。

猖獗的偷拍偷錄行為,再次印証了“技術是把雙刃劍”這句話。以前隻能在間諜片裡看到的、“007”們才能用到的那些高端隱形偷拍偷錄設備,如今普通大眾隻要花上一點點錢,就可以在電商那裡買到,還“包郵哦,親!”

不可否認,監控設備給人們生活帶來一些方便,如家庭遠程監控、調查取証等等。但在享受技術普及帶來方便的同時,監控設備泛濫帶來的負面效應也越來越多:當你進入出租房、賓館房間、試衣間、更衣室、洗手間等私密空間時,你以為可以無憂無慮放輕鬆了,但已經有成千上萬雙眼睛,通過在某個隱蔽角落裡的隱形攝像頭,窺視著你的隱私。無所不在的偷拍偷錄設備,不僅侵犯了人們的個人隱私,而且嚴重影響人們的安全感、幸福感,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打擊偷拍偷錄,首先要讓法律長出“牙齒”,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增加違法成本。一方面,雖然目前涉及偷拍偷錄設備的法律法規雖然不少,但由於技術進步過快,界定的邊界也在發生變化。如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安部、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共同發布的《禁止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和“偽基站”設備的規定》,界定了竊照專用器材的特征,但隨著技術發展,日常用的攝錄設備已朝著微型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攝錄設備是民用還是竊照專用的界限在不斷模糊。另一方面,違法成本過低,也增加了對偷拍偷錄行為打擊難度。《刑法》雖然規定了偷拍偷錄造成“嚴重后果”的要進行刑事處罰,但“嚴重后果”在實踐中缺少可操作性,目前發現的偷拍偷錄案例多以治安處罰了結。違法的成本太低,很難遏制非法獲利的沖動。要讓法律長出“牙齒”,使相關部門有法可依,才能精准打擊偷拍偷錄不法行為。

其次是各個部門聯合,從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入手,進行綜合治理。在生產環節,要依照《刑法》《禁止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和“偽基站”設備的規定》等法律法規,切實加強生產廠商的資質管理,建立違法黑名單制度,嚴格管理生產、銷售、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的。在銷售環節,電商平台要依照《電子商務法》的規定,對商家出售的敏感商品進行審核,要督促商家對消費者購買行為進行實名記錄,讓攝像頭、竊聽器等設備的來源和去處均可查。電商平台發現平台內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存在違法違規情形的,應當依法採取必要的處置措施,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否則將與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第三,要嚴厲打擊偷拍偷錄背后的黑色產業鏈。不法分子們費盡心力偷拍偷錄,絕不是為了好玩、獵奇,行動背后是巨大的經濟利益。正如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的,網上購買設備、偷拍視頻、出售賬號或者付費觀看,已經形成一條分工明確、環環相扣的黑色產業鏈。可以說,黑色產業鏈是偷拍偷錄設備泛濫的真正動力。不從根本上截斷這個動力源,隻在產銷流通環節上用力,是遠遠不夠的。

隱私權是公民人格尊嚴的主要內容之一,隻有隱私權得到很好地保護,人們才能安心地進行生產生活、旅游出行等活動。時不我待,面對愈演愈烈的偷拍偷錄行為,不僅廣大民眾要提高警惕、自助自救,更需要各個部門積極作為,多管齊下、截源斷流,還人民一個安全、舒心的環境。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