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現場評論·我在長征路上⑩

人民日報:為有犧牲多壯志

石  羚
2019年07月15日04:3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不惜犧牲,是如山軍令、自覺選擇,是忘我精神、英雄氣概,指引人民軍隊在不同歷史時期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

  

  洒一杯家鄉米酒,告慰烈士的英魂﹔取一壺湘江碧水,留作永久的紀念。近日,記者隨紅軍后人代表來到廣西興安的界首渡口,祭奠在湘江戰役中犧牲的革命先烈。85年前,在關乎紅軍生死存亡的湘江戰役中,數萬將士英勇捐軀。紅軍用身軀擋住了數倍於我的敵人,用鮮血保留了中國革命的火種。

  為有犧牲多壯志。紅三十四師戰士劉金金,雖然家境殷實,但為了革命不惜拋家舍業﹔紅三十四師的閩西子弟,為了西征,背井離鄉、泣別親人。被稱為“鐵流后衛”的紅三十四師,在湘江一役中幾乎全軍覆沒,前面戰士倒下、指揮員頂上去,哪怕隻剩一人,戰斗也不停止。這些為國捐軀、為國奉獻的人,寫下悲壯的英雄史詩,值得世代銘記。

  不惜犧牲,是如山軍令,是自覺選擇。敵機紛至,敵軍如蝗,北上不可,南下難行,西渡湘江是紅軍的唯一出路﹔情勢危急,為掩護主力紅軍渡江,勢必要有人火線應敵,換取渡江的寶貴時間。1934年12月1日,朱德向擔任后衛的紅三十四師發去了“萬萬火急”的命令:“應最堅決的作戰,直至最后的一個戰斗員止”。面對“我們不為勝利者,即為戰敗者”的險境,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唯有聚集合力、以死相抗,方有化險為夷、絕處逢生的機會。

  不怕犧牲,是忘我精神,是英雄氣概。被切斷渡江通道的紅三十四師四面受敵,師長陳樹湘和一○○團團長韓偉都希望能掩護主力突圍。最終,負責掩護的韓偉彈盡糧絕,面對追擊之敵,縱身跳下懸崖﹔而因腹部受傷被俘的陳樹湘,用手絞斷腸子,壯烈犧牲,“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后一滴血”。難以想象的決絕,來自於風浪中打磨出的堅定意志和崇高理想。他們以死的危險,換來戰友生的希望﹔以局部的犧牲,爭取全局的勝利。貪生怕死還是舍生忘死,對戰場上的他們而言,無須猶豫。

  在涉水架橋、陣地阻擊、刺刀拼殺中,無數紅軍戰士用生命對抗敵人的封堵與絞殺。一個個前赴后繼的血肉之軀,鑄就了一支牢不可破、無堅不摧的鐵軍。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時指出,革命理想高於天,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面對形形色色的敵人決一死戰、克敵制勝,這些都是長征精神的內涵。而這種精神,也支撐著革命勇士在戰場上高喊“向我的碉堡開炮”、在抗洪搶險中以身體堵住決口、在火舌肆虐中成為“最美逆行者”,指引人民軍隊在不同歷史時期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

  湘江兩岸的戰火硝煙早已散去,如今隻能見到裊裊炊煙。身處和平年代的人們,有的難以理解自我犧牲的意義,有的淡忘了舍生取義的動人事跡。其實,紅軍將士同樣珍惜生命,隻不過他們知道:沒有了信仰,個人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基礎。指戰員為了革命理想而展現出的視死如歸、慷慨赴難的集體主義,是紅軍共同的精神底色。即便戰爭年代成為往昔,但在發展路上、圓夢途中,眾志成城、奉獻自我的品質從未過時。

  青山有幸埋忠骨。在桂北,記者看到很多紅軍烈士墓。青山有幸,既是因為烈士的鮮血化作了今日你我的幸福生活,更是因為先輩的犧牲精神將代代相傳、引領我們不斷前行。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15日 05 版)

(責編:曹昆、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