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評論員隨筆:多一分語言自覺,讓漢語更美

石  羚
2019年07月09日05:0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70年前,我國第一部譯制片《普通一兵》正式上映,觀眾第一次看到劇中的外國人說起中國話。此后,一部部登上中國銀幕的外國電影,讓譯制片走進了更多人的文化生活。“天哪,我的老伙計”“噢,我相信這不是真的”等特點鮮明的“翻譯腔”成為一代觀眾的共同回憶。隨著時代發展,譯制電影已經慢慢告別了風格化、模式化的翻譯腔,力圖讓翻譯與配音貼近生活。

  如果說通過聲音呈現的電影翻譯腔不斷減少,那麼由於用詞、語序不同而造成的與母語表達習慣相異的文本翻譯腔則一直存在。客觀上說,在表音字母和表意文字之間鋪設橋梁,把外文的口語俗語、雙關修辭、褒貶語氣乃至“掉書袋”的表達轉化為明白曉暢的中文,殊為不易。一位譯者說:當你打開艾略特的《荒原》,你會被詩歌所蘊含的萬千意象所震撼,無論譯者怎麼努力,好像都無法達到他的功力。翻譯是兩種書寫系統、兩種文化對話的復雜命題,面對“抗譯性”強的文本,翻譯腔有時在所難免。

  有的時候,翻譯腔甚至是譯者有意為之。文學譯著的“別扭勁兒”營造出時空的陌生感,讓讀者保持距離、莫沉溺其中﹔思想經典的精准生澀,提醒讀者莫一時圖快、與重要概念失之交臂。這也引發我們思考:是信息准確重要,還是表達流暢重要?翻譯是原作傳聲筒,還是譯者再創作?“信達雅”的翻譯原則,應該如何理解?毋庸置疑,歪曲原意、難以卒讀的譯文斷不可取﹔但表達與表意、本意與詩意,常常是難以兼顧的蹺蹺板。正如一位比較文學學者所說,從嚴格的逐字翻譯到忠實而又自由的重述,再到模仿、再創造、變化、解釋性的對應……從哪一點出發,都可以產生精彩的譯文。不同文本,不同讀者,需要不同的翻譯。如此看來,翻譯腔未必一無是處。

  翻譯腔遭人詬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不符合中國人的語言習慣。不過,要看到的一點是,古往今來的大量翻譯實踐,對中國語言也有一定的影響和塑造作用。漢語本身就處於一個不斷發展、不斷演進的過程中。語言系統,唯其開放,方能不斷完善、不斷發展。這恐怕是我們面對翻譯以及翻譯腔時應有的胸懷。

  “語言是存在之家”,是每個人的文化之根,我們要培養開放的胸懷,還需練就“語言的自覺”,不能生搬硬套,盲目模仿、追隨。畢竟,現代漢語已從牙牙學語的幼年進入表達自如的成年,我們歡迎更有表現力的詞匯、更多變的句子結構,但也拒絕那些徒有其表的西式表達。幾個短句表達利落,何必連綴成一個冗長的定語?上下文語義自連,何必用大量從句疊床架屋?作為漢語的使用者和創造者,作者、譯者,乃至正在說話的每個人,少一點“拿來就用”的翻譯腔,多一分語言的自覺,漢語就會更美更完善。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09日 05 版)

(責編:岳弘彬、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