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泥沙俱下的外教市場是時候清理了

土土絨

2019年06月13日07:59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泥沙俱下的外教市場是時候清理了

  “1.3萬元的口語班,卻發現外教沒有資質,態度惡劣還不退錢”“打著歐美外教的旗號,一節課二三百元,幾個月過去卻沒什麼效果”……據新華社報道,有記者近日在多地調查發現,持續火爆的外教市場存在諸多不規范的現象。

  與繁榮的市場、高昂的收費不相匹配的是,不少外教連基本的資質都不具備,這讓很多家長感到匪夷所思,難以接受。其實,如果關注新聞的話,會發現類似的事件可能已經不算什麼“新聞”了。幾乎每年都有家長投訴外教的種種問題:不少外教母語並非英語,卻打著英語國家的旗號來教英語﹔一些外教學歷很低、也沒有教學經驗﹔一些外教只是留學生,並沒有工作資格﹔甚至菲佣也能充當外教……混亂無序的外教市場,到了應該好好整治的時候了。

  外教市場的火爆,源於國內家長對高質量英語教育的渴求。這些年來,英語教育的熱度居高不下,許多家長一方面想為孩子選擇更好的教育機構,另一方面又無從判斷教育機構、師資力量的優劣,於是,“外教”作為一種顯性因素,成為區分英語教育“檔次”的標准。似乎隻要長著一張外國臉,教起英語來就一定比中國人要強。

  但實際上,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教育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就算是母語為英語的人,沒有經過相關的學習、培訓,也大概率教不好學生。就像母語為漢語的中國人,就一定能教外國人漢語嗎?看幾道對外漢語的試題就會發現,我們習以為常的語言,說出來容易,要解釋清楚為什麼這麼說,還真不容易。教育需要掌握適當的教學方法、教育倫理,還了解一定的教育心理學,並不是憑直覺就行的。

  因此,選擇外語教師跟其他任何領域一樣,不能“看臉”,而要看內涵,看其有沒有教育資質和經驗。但是,“看臉”容易看內涵難,普通家長要怎麼分辨?一般來說,相關資格証書是最好的說明。

  外籍人士要在中國工作,需要持有外國專家局簽發的“外國人工作許可証”。這一証件還注明了持有者的身份和工作信息,掃描上面的二維碼可以看到持有人的工作崗位。要取得“外國人工作許可証”,需要向外專部門提交一系列申請資料。

  但遺憾的是,目前,在我國從事教學活動的各類教師資格証書五花八門,有的甚至可在網上隨意購買。一些中介機構甚至為不符合在華就業資質的外籍人員偽造証明材料,騙取工作許可。這不僅讓家長們眼花繚亂,一頭霧水,連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也表示無奈。

  例如重慶市外國專家局工作人員介紹,外專部門會對外籍人員提交的申請資料進行網上預審和現場核驗,由於缺少相應的技術手段,不少資料的真實性很難查証。相對於我國1990年就頒布《對外漢語教師資格審定辦法》,實施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証書制度來說,外籍人士在華從事語言類教學活動,卻至今沒有統一的資格審核標准,這與火爆的教育市場相比,是嚴重滯后的。因此,“黑外教”橫行,關於外教的糾紛屢屢爆發,也就不奇怪了。

  混亂的外教市場不僅難以保証教學質量,還可能對孩子們的人身安全產生威脅。因此,面對這樣一個龐大的、服務未成年人的市場,有必要對外籍教師進行統一而嚴格的資格審核,並建立公開的就業信息平台,讓就業者的信息透明可查。如此,才能讓泥沙俱下的外教市場真正規范起來,排出污泥,水清魚躍。

  土土絨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董曉偉、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