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觀象台:在競合中求得更大發展

趙展慧
2019年06月12日05: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競合是企業減少成本、聚焦核心競爭力的必要方式,是減少摩擦損耗、推動行業良性發展的重要途徑,走向競合是抵抗風險、突破發展瓶頸的有效手段

  

  對手變“隊友”,近來不少這樣的商業逆轉引人關注。在房產經紀領域,脫胎於鏈家網的貝殼找房與21世紀不動產宣布達成業務合作﹔在快遞領域,“四通一達”紛紛與阿裡合作探索數字化發展﹔在互聯網領域,阿裡騰訊兩巨頭共同投資視頻網站……

  在競爭的基礎上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競爭,企業之間從以前的單純競爭越來越多地走向了多重競合,或是追逐同一“風口”,或是打造同一平台,或是打破同一瓶頸。競合讓我們看到了不變的競爭規律中更加變幻多彩的競爭形態。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企業從針鋒相對轉為互拋橄欖枝?行業的發展,產業鏈條的延伸,分工的細化,新技術、新業態的加速涌現,都讓競合成為企業間更優、更高級的競爭形態。

  競合是減少成本、聚焦核心競爭力的必要方式。現代企業的競爭並不只是單點競爭,而是價值鏈上的多點競爭,包括原材料供應、生產制造、服務等多個環節。在各個環節的競爭中,企業肯定有各自的長處和短板,因此對一些企業來說,在產業鏈、價值鏈上相互融合,取長補短,能夠共享對方優勢、節省整體成本,同時還能省下精力鍛造自身核心競爭力,何樂而不為?

  競合是減少摩擦損耗、推動行業良性發展的重要途徑。在“藍海”市場,打敗競爭對手獲得獨佔性利益往往是主流競爭形態,但當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在“紅海”市場中拼個“你死我活”絕非最好選擇。“價格戰”“二選一”“黑公關”等惡性競爭都讓我們看到,雖然一些企業可能獲得暫時的利益,但卻無益於提升企業實實在在的競爭力,反而容易“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最終傷害的是行業的整體發展。而從競爭走向競合,能緩解激烈對抗中企業的無謂損耗,更有利於企業共謀發展出路、一起做大蛋糕。

  走向競合,是抵抗風險、突破發展瓶頸的有效手段。在這個創新井噴的數字化時代,讓尼康減產的不是佳能,而是智能手機的崛起。面對不確定的跨行業對手隨時可能發動的“突然襲擊”,與老對手合作,往往更容易搭建起要素流通、技術發展的平台,減少創新成本和風險,在瞬息萬變的市場大潮中增強抵抗力,解決行業共同的發展難題。

  不僅對企業個體,對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來說,更多競合也是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零和博弈容易導致重復建設、資源浪費以及低水平競爭,而競合中的企業個體,通過減少摩擦、優勢互補、共同創新,完善產業鏈,提升專業化水平,能讓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得到充分流動、合理配置,從總產出來看,內耗少了,增量大了,是1+1>2的效應。

  在外部環境深刻復雜變化的情況下,經濟社會穩定發展也需要更多的競合來減少內部摩擦,強壯自身肌體,抵御外部風險。不僅企業之間需要競合,城市之間、地區之間也需要競合來形成共生共存共贏的良性發展機制。

  競合是更高級的競爭形態,也需要更好的發展環境。培育更多競合,不僅要依靠企業自身的探索努力,還要依靠更完善的法治保障,更深入的信用體系建設。隻有厚植營商環境的土壤,才能長出更多共贏競合的果實。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12日 18 版)

(責編:曹昆、董曉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