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少兒編程火爆背后是家長們的競爭壓力

楊鑫宇

2019年06月06日09:16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少兒編程火爆背后是家長們的競爭壓力

  如今,與“少兒編程”有關的廣告、宣傳越來越多,已經成了一個明顯趨勢。6月5日,《新京報》的一篇深度報道,為讀者展示了正在高速發展與擴張的兒童編程培訓市場的一角。一家教育類垂直媒體發布的《2018年教育行業藍皮書》顯示,截至2018年8月,已經有7億多元的融資迅速涌入了“少兒編程”這條全新的賽道。目前,國內至少有165家少兒編程公司,面對充滿競爭壓力的家長和懵懂的幼童,每家公司都使勁了渾身解數,宣傳少年兒童學習編程的好處,以圖在新興市場上分得一塊“蛋糕”,為自己贏得一片立足之地。

  當不再年輕的第一代程序員已經開始為中年危機苦惱,初入職場的第二代程序員們正在互聯網“戰場”中打拼的時候,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恐怕很難想到:自己當年或靠高等教育、或靠奮發自學辛苦習得的看家本領,如今竟然會成為中等收入家庭幼年子女的“蒙訓課”。面對這種趨勢,我們固然可以說“長江后浪推前浪”,但無論如何,人們都很難相信:編程這樣的專業技能,對少年兒童的教育能夠起到什麼不可取代的關鍵作用。因此,少兒編程市場的突然火爆,難免讓人嗅出幾分吊詭的味道。

  人各有志,有的小朋友喜歡唱歌跳舞,也有小朋友喜歡球場“厮殺”,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有些小朋友自然也會喜歡編程。編程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水平,如果為其開設單純的“興趣班”,倒也沒什麼不好。

  但問題在於,當下的少兒編程產業,早已偏離了“興趣班”的軌道,轉而成了一個嶄新的“教育起跑線”戰場。投資者對市場規模和盈利的無限渴望,與部分中等收入家庭的教育焦慮在無意間形成了一種“合謀”,使得這一產業迅速膨脹。少兒編程產業制造出“學會編程便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宣傳神話,於是順理成章地告別“興趣班”的身份,變成了家長心中的“剛需”。

  然而,不論那些宣傳者將少兒編程說的多麼“神奇”,都無法改變兩個重要的事實:第一,受限於少年兒童的認知與邏輯能力,少兒編程歸根結底只是一種以編程為“教具”的思維訓練,和正規的編程教育無法同日而語﹔第二,作為一種思維訓練的方式,校園裡的數理邏輯教育,完全可以起到類似的作用,沒有任何証據可以証明這種訓練方式是少年兒童的必需品。

  立足於這兩個基本事實,我們不難戳破少兒編程產業炮制的宣傳神話。但僅憑理性與邏輯,卻很難說服那些手握大把鈔票,對下一代的未來充滿擔憂的家長。少兒編程市場的“過度繁榮”,與其說體現出的是這個市場本身的問題,不如說體現出的是中產家庭中普遍存在的教育焦慮,如果這個根源不能斷絕,就算少兒編程市場的熱度消退下去,早晚還會有下一個產業乘上這股“東風”,“收割”這些家長的錢包與孩子們的自由時間。

  對少兒編程培訓機構而言,永遠都沒有“有錢不賺”的道理。指責這些機構過度宣傳,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相比之下,緩解家長群體的競爭壓力,推廣科學、平和的教育理念,才更有價值。

 

(責編:段星宇、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