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快評:形式主義加班,再辛苦也白搭!

田卜拉

2019年05月24日19:03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最近,“摸魚式加班”火了。坐班不做事、加班先晒圖、領導不走我不走、台燈為主任而開等現象,飽受網友詬病。隻因一些人在工作團隊中“渾水摸魚”,隻出工不出活,因此得名。摸魚式加班的目的不在於完成任務、自我充電,而是為了在領導面前“刷存在”“混臉熟”。如此加班,其實是形式主義作祟。有網友擔憂:形式主義加班,正在毀掉年輕人。

我們從不鼓勵加班。但實驗室裡,塔吊機上,脫貧一線,手術台前,仍有千千萬萬勞動者通過加班來完成工作目標、實現個人價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追夢途中,那些起早貪黑的身影定格下奮斗者的群像。但反過來說,未必每一個崗位、每一天都有那麼多工作可做,濫竽充數的加班,無疑是對奮斗精神的抹黑。形式主義的奮斗,實質上是懈怠。短期看,既干不出業績,也得不到磨煉﹔長遠看,一旦形成“其他人裝我也裝”“會哭孩子有奶吃”的不良風氣,這種畸形的加班文化就會損害職工的休息權益,污染工作生態。

把苦勞等同於功勞,折射出個人工作觀的扭曲。“中不勝貌,恥也﹔華而不實,恥也。”是否能解決問題,是衡量工作的基石。一場球賽,再多次倒腳、傳球,再多次射門、加時,不進球比分也還是零。那種“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自我安慰,若因個人能力不高而熬夜加班完成工作尚情有可原,如果是以假奮斗來凌空蹈虛、沽名釣譽,這樣的加班,再辛苦也不值得同情。

作風好不好,關鍵看領導。曾聽說這樣一件事:某員工用半天工夫寫好策劃,領導未及詳看就以年輕人工作不用心為名要求修改﹔員工三天后把之前的策劃原封不動上交,領導卻大加表揚。這一事例諷刺了某些領導的形式主義作風。以工作耗時衡量工作成績,以在崗時間評判工作態度,是領導干部的失職﹔而在崗打游戲、微信群加班卻拿三倍工資,甚至獲得獎勵、提拔的優先權,是領導干部的失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形式主義加班之所以有市場,一些領導難辭其咎。

有人反映:磨洋工的人一個任務總干不完,而高效工作的人領導會再次加派任務,於是導致忙的越來越忙、閑的越來越閑,但收入還差不多。能者多勞本沒錯,但這種聲音道出了一個無奈的事實:不少人延時下班不是為了炫耀,而是付出、回報不成正比的無奈之舉。如何讓員工各顯其能,如何最大限度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關鍵要形成周密的考核方法、合理的激勵制度。與其盯著過程,不如兼顧結果﹔與其要求大家“釘在工位上”,不如使用更彈性的工作機制。保証多勞者多得,拒絕讓“偽裝多勞者”多得,方能從根子上掃除形式主義加班的土壤。

什麼是奮斗?螺絲釘精神、老黃牛精神、愚公移山精神鑄造出新中國70周年的不朽功勛,為時下的我們樹立了榜樣。但奮斗不隻有一種形態,加班是奮斗,提效也是奮斗﹔寸積銖累是奮斗,跨越發展也是奮斗。“磨刀不誤砍柴工”,放鬆身心、陪伴家人、發現興趣、鍛煉身體未必是奮斗的攔路石,相反,張弛有度的生活節奏會讓奮斗更加精彩。把“做虛功”“使虛招”的時間省出來,調整自我,才會創造更多的實績、實功。

(責編:王倩、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