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新論:激發協同創新的強大勢能

陳  勁
2019年05月23日04: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近日,清華大學發布AI(人工智能)使能平台“紫為雲”,並正式向全社會開放。“紫為雲”通過雲、端本地化部署,將AI能力全部共享給合作伙伴,幫助他們建立各自場景的AI應用。高校和科研單位的共享,將為更多企業帶來創新可能性,這正是協同攻關、協同創新的生動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隻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如何才能突破核心技術的瓶頸,逐步解決“卡脖子”的問題?一個行之有效的路徑,就是發揮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集中力量、協同攻關,為攀登戰略制高點、提高我國綜合競爭力、保障國家安全提供支撐。

  協同攻關、協同創新,首先是要更好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我們成功地運用了舉國體制,在“兩彈一星”、航空航天等領域集中攻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科技突破。近些年來中國高鐵的發展成就,則為新型舉國體制的有效性提供了最新注腳。我國高鐵形成世界上最豐富的產品譜系,綜合技術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部分指標國際領先,創造多個世界紀錄。中國高鐵為什麼能?這是因為在高鐵的研發和試制生產過程中,整合了包括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在內的近30家國內一流科研院所與高校,與近50家骨干企業組成產學研用密切結合的自主創新聯合體,形成了強大的協同創新勢能,從而實現了多項高水平的技術創新。未來,在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要更好運用新型舉國體制,通過各方協同、團結協作形成整體的創新勢能。

  協同攻關、協同創新,還需要更好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企業對市場需求感知最靈敏,也是最具活力的創新單元,突破核心技術更需要激發企業創新的微觀活力。當前,互聯網創新發展與新工業革命形成歷史性交匯,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重新改寫全球經濟格局,我國的科技企業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阿裡巴巴的雲計算、百度的人工智能、大疆的無人機……企業創新活力能夠得到充分釋放,就能在某個領域佔據一席之地,甚至是進入第一梯隊。與此同時,在傳統行業,中國企業的創新活力也在進一步激發,比如我國家電企業海爾和美的分別建立了高水平的科技創新開放平台,實現了家電產業的技術趕超。可以說,當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創新行業,就能有無數個分散的創新引擎,客觀上形成“協同創新”的合力。

  “不能總是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既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又發揮企業主體的微觀創新活力,就能形成協同攻關、協同創新的強大合力,突破核心技術的瓶頸,用硬核的科技創新支撐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系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23日 05 版)

(責編:王仁宏、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