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新論:挖掘國學通識教育的內在價值

茹  寧
2019年05月17日04: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國學通識教育應該以國學知識為營養,重在發展學生的思維和智識,最終提高社會的文化水位、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

  

  近年來,“國學熱”持續升溫,不少高校將國學納入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琴棋書畫、茶藝戲曲等內容走進大學課堂,有的課堂還輔以古詩詞朗誦、經典誦讀大賽、歌舞表演、參觀歷史文化勝地等教學形式。這些教育方式,喚起了不少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但要實現通識教育的目的、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還需進一步創新形式、提升理念。

  通識教育也被稱為“博雅教育”,就是為了發展學生智識而進行的教育。必須看到,信息時代知識更新提速,如果沒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就無法適應社會快速的發展。開展通識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認知能力,提高學生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核心競爭力。由此而言,國學通識教育應該以國學知識為營養,重在發展學生的思維和智識。

  有人或許會疑惑,用過去的東西來提高現代人的智識水平是否可行?事實上,國學經典是中國文化之“根”,包含了經歷時間考驗后淬煉而來的精華,是用來培養學生智識的絕佳養料。比如,孔孟老庄的思想為何歷經千年卻依然值得研究?這其中超越時空的價值是什麼?帶著這些問題去研讀國學經典,無疑可以有效提高學生思考與分析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為了讓學生自主探究經典中蘊藏的價值,就不能僅僅停留於誦讀和講解,不妨採用主題討論的思維訓練方法,啟發學生自己去思考和領悟。當然,討論的主題應與當下的生活密切相關,聚焦正義、幸福、奮斗等價值理念,讓主題討論成為學生與智者進行對話的連接點。

  需要看到的是,國學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如果能在生態、人文、精神、道德等關乎人類永續發展的共同主題下,將中西學術經典比較研讀,不僅有利於開拓與活躍學生的思維,而且有助於養成開放豁達的文化胸襟、自覺自信的人文情懷和關注人類共同命運的使命感。

  國學通識課程既不是“泛泛”的概論課、通史課,也不是教條化的經典誦讀,更不是隻重形式的娛樂活動課程。國學通識教育應該循序漸進,從國學經典研讀課程開始。首先要從古籍經典中,選擇對人類發展有過重大貢獻與影響的作品制定課程篇目﹔其次,要結合現實問題,精心選擇討論主題,同時提供與主題相關的閱讀素材,充分發揮教師在主題研討過程中的主持、引導作用﹔第三,還要將國學通識課程列為公共必修課程,明確最低學分標准,納入正規考試科目,凝聚師生重視國學通識教育的共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提高社會的文化水位、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這才是國學通識教育的真正意義之所在。

  (作者為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17日 09 版)

(責編:岳弘彬、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