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抓住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

人民日報有的放矢: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

張  立
2019年05月15日04: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文化與科技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先進文化理念是科技創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創新是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杠杆。當前,文化與科技的交融日益廣泛深入,我國文化產業新業態不斷涌現,文化市場主體持續壯大,文化產業體系不斷完善,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但也應看到,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文化產業還存在不少短板,比如:原始創新能力不強,文化創意不多,文化產品缺乏特色﹔產業體系還不健全,產業鏈條較短,中高端價值環節薄弱﹔產業發展方式單一,互聯網等新技術運用不足,優質文化產品、文化服務供給能力不強。

  中國古代造紙術、印刷術的發明改變了文化生產和傳播方式,對中國長期保持世界文化中心地位發揮了重要作用。近代以后,由於科技發展停滯不前,我國文化發展受到制約。而西方國家由於實現了科技革命,文化產業迅猛發展。當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為文化產業集約化、爆發式增長打開新的空間,一些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正在創造新產業新業態,這為我國文化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抓住機遇、補齊短板,亟須以科技創新為抓手,推動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打造科技文化融合載體。文化產業集聚區是文化產業創新的重要載體。不同於傳統文化產業對空間載體的要求,科技與文化融合創新更加需要兼具政策扶持、項目孵化、風險投資、成果對接轉化、綜合服務等多種功能的產業生態圈載體。應加快布局新型文化業態孵化園,建設新型文化業態孵化器、加速器,完善多層次風險投資體系,將文化產業集聚區打造成為文化產業轉型升級高地。

  促進科技文化融合發展。利用數字技術等高新技術對文化產業進行改造升級,推動文化產業向產業鏈兩端延伸、向價值鏈高端攀升,增加附加值,提高競爭力。運用互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傳統文化存量資源進行數字化改造,特別是對數量龐大的文化遺產進行數字化改造,推進文化資源和文化產品虛擬化、可視化、互動化,創造和滿足新的文化消費需求。

  創新科技文化發展業態。目前,科技引領、跨界融合、線上線下協同、IP(知識產權)衍生已成為文化產業新業態生成的主要方向和途徑。比如,依托互聯網、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載體對文化產業傳播方式進行創新,催生了微電影、網絡直播等新業態﹔借助3D打印等新技術、納米材料等新材料,可以提高創意設計水平,提高文化產品制造水平﹔等等。應大力實施“文化+互聯網”,利用新技術、新渠道、新模式進行創意、制作和商業化運作,推動文化生產方式、傳播方式和消費模式系統創新。

  壯大科技文化企業主體。企業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主體,也是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的主體。應鼓勵文化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攻關,深化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強企業聯動和產業鏈協同,加大中小科技型文化企業培育力度,形成大型骨干文化企業引領、中小科技型文化企業配套補充的科技文化融合創新企業集群。弘揚企業家精神,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形成有利於創新創造的市場條件和社會環境。

  (作者單位:中國地質大學)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15日 13 版)

(責編:李楓、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