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填補幼教缺口,先從同工同酬做起

羅容海

2019年04月25日09:08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填補幼教缺口,先從同工同酬做起

  近日,有媒體聚焦不少地方面臨的“蓋學校易,招老師難”局面。一些報道指出,“幼教缺口預計到2020年將達100萬人”“師資薄弱面臨的一大瓶頸是編制”,學生名校畢業后還是“臨時工”,編制不足,或致流動性大。這些幼教師資隊伍建設的種種問題,可以說戳中了學前教育發展中的難點和痛點。

  從2010年國家發布“國十條”以來,學前教育發展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當前,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也已進入第三期。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專門印發《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高揚學前教育公益普惠屬性原則,對新時代學前教育的深化改革和規范發展做出了重大決策部署,其中提出到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入園率達到80%,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原則上達到50%等。這些具體的要求,為學前教育發展定了幾條“硬杠杠”,很好地起到了“指揮棒”的作用。

  但學前教育的發展關鍵,還在於人。要培養造就一支高質量的、穩定可靠的幼教師資隊伍,進而培養更優秀的學生,的確不像蓋一棟樓、建一所幼兒園那麼容易。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能否實現《若干意見》中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建成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目標,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正是起決定作用的關鍵勝負手。

  盡管政府不能像蓋樓、修路一樣直接提高幼兒園教師隊伍的數量尤其是質量,但是通過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服務和努力,通過改善幼兒園教師隊伍的生態,依然可以大有作為。一方面如報道所說,完善幼兒園教師隊伍的編制建設。隨著公辦園的大發展,教師的編制也必須跟上﹔不僅要跟上,還要一並解決長期欠賬的編制短缺問題,並對原有編制的一些體制機制問題,如活力不足、流動性不夠等,也要一並改革加以完善。

  編制問題固然已經是制約我國學前教育健康發展的瓶頸問題,但是從過去幾年的經驗來看,寄希望於大面積地擴充編制以滿足每個幼教老師的需求已經不太可能。關鍵在於增強編制的調控能力,即增強編制的示范引領性。

  增強示范引領性,一方面要給予編制內教師良好的發展空間、在社會上有一定吸引力的薪酬待遇,達到“教師工資收入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水平”的底線標准﹔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在編教師與非在編教師能夠實現“示范引領”的紐帶——同工同酬。

  事實上,相較於幼兒園教師編制緊缺,幼兒園教師薪酬待遇差距懸殊對幼兒園教師的穩定性、幸福感和社會地位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或許要更大。在許多公辦園內,在編教師和非在編教師就有相當大的差距,由於編制的稀缺和低流動性,決定了在非在編教師佔大多數的幼兒園,教師薪酬水平並不取決於公辦園內在編教師這個長板,而是取決於公辦園內為數不少的非在編教師這個短板,而這也加大了民辦幼兒園教師的流動性。

  換言之,率先實現公辦幼兒園內的同工同酬,提高非在編教師的待遇、地位和尊嚴,才能通過傳導作用,影響民辦幼兒園教師的薪酬待遇,進而提高整體幼兒園教師的薪酬地位,發揮有限的在編教師的引領示范作用,激活幼兒園教師隊伍健康發展的一汪春水。而這,也是《若干意見》提出要認真解決公辦園教師待遇問題,明確提出要統籌公辦園教職工工資收入政策、經費支出渠道,確保公辦園所聘用教師的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同工同酬的意義所在。

   (作者:羅容海,系北京師范大學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副院長)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