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防范暗渠“吞人”是每個城市的考題

馮海寧

2019年04月16日08:29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防范暗渠“吞人”是每個城市的考題

  據4月14日《北京青年報》等媒體報道,4月11日,廣東深圳暴雨引發洪水,致河道施工人員死亡或失聯。4月13日,深圳羅湖區最后一名失聯人員被找到並確認死亡,至此,暴雨共致11人死亡。廣東省氣象台和中央氣象台專家定性這次降雨為“4·11深圳短時極端強降水天氣”事件。

  這一事件發生后,廣東有關部門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汛期安全防范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切實做好汛期安全防范工作,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通過媒體報道不難發現,這一事件中既有“天災”又有“人禍”。“天災”是指確實突降暴雨引發洪水,導致河道部分清淤作業人員沒有來得及撤離現場而被洪水沖走,而“人禍”則復雜一些。

  比如,深圳市氣象局於11日20時發布了大風黃色預警,20時10分在全市發布暴雨黃色預警,而事件發生在當天21時許。也就是說作業人員本來有一個小時的撤離時間,但卻沒有及時撤離,是涉事企業沒有通知到還是其他什麼原因?

  城市暗渠內部環境復雜,有時清淤截污也會遇到危險。按理說,涉事企業更應該提高安全意識,把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危放在第一位,但結果令人遺憾。這不免讓人想問:涉事企業究竟有沒有相關的應急管理機制和安全培訓?

  除了涉事企業,城市相關管理部門也需要反思。比如一施工企業在官網發布的文章顯示,有些暗涵“已經淤積了20余年,不僅失去了行洪功能,就像人體內一條化膿的‘盲腸’,時刻威脅水質的安全……”20年了,為什麼沒有考慮徹底治理一下?

  據悉,由於深圳多部門運用大數據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並設立城市安全研究院對城市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深圳在國內城市管理中本是比較先進的。但正如新華社所追問的,為何大數據系統的預警能力經不住一場暴雨的考驗?

  城市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無論是採用傳統管理手段,還是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都應該把安全“置頂”。而安全管理的核心在人,隻有強化每個環節的人的責任,才能提高城市安全系數,減少或避免悲劇的發生。

  每個城市都有很多暗渠用來排水,暗渠需要清淤,如何確保類似的悲劇不再發生,不僅是深圳面臨的命題,也是其他城市公共管理面臨的命題。這個命題,不是選答題而是必答題,並且必須答好。

(責編:苗楠鈺(實習生)、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