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思政課別走得太快,忘記讓學生看風景

曹林

2019年04月15日08:16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思政課別走得太快,忘記讓學生看風景

思政課向來是橫亙在很多老師面前的一道難題,老師不愛講,學生不愛聽,很多大學生都把這種課列在“水課”之列,“水一水”就過去了,也就是為了那幾個必修的學分。意義在哪裡?意思在哪裡?看了“有風景”的思政課,讓人眼前一亮。把思政課課堂搬到博物館,搬上小火車,把村書記請上講台,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小游戲去解釋中國夢,確實是一道很美的風景。

看到這些有風景的思政課,我突然理解了為什麼很多思政課吸引不了學生粉絲,為什麼有些思政課淪為“逃課”和“水課”下場。思政課不要走得太快,而忘記讓學生看風景。

思政課“走得太快”是什麼意思?就是急於奔向某個結論,急於用某個“罐頭化”的觀念塞到學生頭腦中,把學習內容當成一種必須完成的“任務”。就像十一黃金周堵在高速路上的人,大家都急於奔向某個終點,以“某個景點”為目標,根本不享受路上的風景,不享受旅途中的快樂,必然會陷於狂堵和人海的焦躁中。思政課也是如此,僅僅把學習內容當成一個個考試中可能考到的“知識點”,以灌輸為方式,以考試為目的,以“我講你聽”為框架,不顧學生的感受,把理論和觀點當成“死的教條”,而不是“活的風景”,自然會被學生排斥。

教育規律是不可違背的,越是急於向學生“灌輸”某個結論,學生越會產生逆反心態。思政課不好講,就是“太快下結論、把結論變成教條”必然帶來的問題。

那些有風景的思政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急於把結論塞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們在欣賞“風景”的過程中,自己去感悟、品味、思考和判斷,然后自己得出結論。臉上寫滿說教和灌輸的欲望,是思政課老師的大忌。我注意到,那些在網上走紅、贏得學生喜歡、把課講活的思政課老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從容、自信和對“結論強迫症”的警惕,會循循善誘地講故事,用故事中的“風景”引導學生得出一個結論,那個結論就不是老師和教材“強加”的,而是自己得出的。

想起去年《中國青年報》一篇爆款報道,在網上創造了無數百萬+,寫的是軍人守衛邊疆的動人故事,開頭就感動了無數讀者。他見過封山之苦:一名戰友的父親患病,等到春天冰雪消融,第一輛郵車送來一摞電報,惜字如金的電報概括了發病到病危的全過程,每一封都求他“速歸”。除了最后一封,帶來的是噩耗。——這篇特稿的題目叫《我站立的地方》,歌頌守衛國土的戰士。這篇報道的題目就很有思政藝術,如果題目很直白: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雖然點出題意,但結論先行,“宣教”意味就太重了,讀者可能都不會點開。但“留白”,我站立的地方,反而留下了思考空間,尊重讀者的判斷,讓讀者自己讀完報道時能淚流滿面地得出結論: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這個結論是讀者讀報道的感受,而不是媒體主題先行的“強加”和“灌輸”。

這既是對讀者的尊重,也是一種耐心,耐心讓讀者自己去“看風景”。同樣包含著主流媒體的一種傳播自信,不怕讀者不受到感染和感動——首先,記者自己被軍人的故事感動了,相信讀者看完后也會被感動和觸動。思政課的困境在於,很多老師自己都缺乏理論自信,怎麼能學生去“信”呢?這篇報道的留白藝術,也是一堂很好的思政課。

除了尊重學生主體,“讓學生看風景”包含著另一個層面,讓思政課活起來。思政課內容,不是僵化的教條,而是鮮活的故事,不是三手四手材料,而是一手的“風景”。讓學生到博物館,到小火車,到歷史的現場,就是面對鮮活的、帶著溫度的歷史,自己進入歷史的天空,從而形成一種對傳統和歷史的溫情。風景,不僅是美麗的象征,還表征著一種超越教材而與現實的精神聯接。

一個作家說過一句話,當一個人在路上走的時候,如果這時候他突然要回想起什麼事情,就會機械地放慢腳步。反之,如果他想要忘記剛剛碰到的壞事兒,就會不知不覺地加快走路的步伐,仿佛要快快躲開在時間上還離他很近的東西。 這個作家的結論是:慢的程度與記憶的強度直接成正比﹔快的程度與遺忘的強度直接成正比。思政課也能慢下來,多讓學生看看風景。 

(責編:苗楠鈺(實習生)、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