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森林防火,風險共擔,人人有責

王宏偉

2019年04月04日08:12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森林防火 風險共擔 人人有責

  剛剛過去的3月,將成為中國森林消防史上非同尋常的一個月。山西省沁源縣分別於3月14日、3月29日發生兩起森林火災﹔3月30日,四川涼山州木裡縣因雷擊發生森林大火,北京密雲區發生森林火災並殃及平谷區。3月14日的沁源火災與3月30日的木裡火災還分別造成6名和30名應急響應人員不幸遇難。

  3月是森林防火的關鍵期:一是進入春耕准備階段的燒荒作業增多,控制不好會引發森林火災﹔二是清明節前人們祭奠亡人的活動,給森林防火帶來極大壓力。據統計,全國95%以上的森林火災都是人為因素引發的。

  無論是自然因素,還是人為因素,因為森林火災的發生與溫度、濕度、風速、地形、植被干燥程度等自然因素密切相關,森林火災被界定為一種自然災害。

  我國地處亞歐大陸東端,幅員遼闊,森林火災應急管理任務十分繁重。東北、西南、東南三大林區山高林密,護林防火形勢十分嚴峻。不僅如此,俄羅斯、蒙古、朝鮮、哈薩克斯坦等鄰國的森林草原火災也可能危及我國。全國各地都肩負著不同程度的森林防火任務,必須做到常備不懈、警鐘長鳴。

  近年來,希臘、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等國家都發生了嚴重的森林火災,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世界各國森林火災進入高發期,我國也不例外。而且,隨著我國森林保護工作的不斷加強,林地積累的可燃物越來越多,火災發生的風險逐漸加大。

  然而,森林消防卻似乎是應急管理的“邊緣領域”,遠不如危險化學品安全那樣,引發普遍的擔憂。這是為什麼?首先,重大森林火災一般發生在偏遠山區,對社會公眾直接影響較小﹔其次,長期以來,我國應急管理大多以城市安全為背景,公眾對森林火災的特點以及應急行動的危險了解不夠,形成了森林火災“隻損物、不傷人”“無非造成一點經濟損失”的偏見﹔第三,森林火災被界定為自然災害,突出了其中的不可抗力因素,不如危化品事故那樣容易引起人們的反思。

  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突飛猛進,公眾棲息場所與森林之間的距離被縮短,森林火災的威脅將逐漸凸顯。

  我國是一個少林國家,但森林火災造成的損失卻十分慘重。1987年5月6日發生的震驚中外的大興安嶺火災,導致200多人死亡,經濟損失高達85億元。作為世界第二草原大國,我國有1/3的草原易發火災。由於森林與草原通常相鄰,草原火災可能會引發森林火災。

  加強森林火災應急管理,是維護公眾生命、財產安全以及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舉措。但是,森林火災發生突然、蔓延迅速、難以控制,應對難度系數很高,是自然災害防范與應對的難中之難。

  森林火災的致災因素多種多樣,既可能是雷擊等自然原因,也可能由燒荒、上墳、吸煙等人為原因引發。植被達到一定干燥程度,即變成可燃物。森林面積遼闊,又是開放的區域,即便採取封山育林等措施,也難免百密一疏。

  從應對的角度來看,一旦發生森林火災,扑救十分困難:

  第一,許多林區交通不便,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外部力量在森林火災發生時難以有效、及時馳援。火場形成的煙霧也會影響能見度。高海拔地區林場發生火災后,高原反應將給應急人員帶來巨大的生理挑戰。

  第二,火災發生的區域經常通信信號不暢、電力供應困難,如果還遠離水源地,應急救援會受到嚴重約束。

  第三,救援力量之間協調困難。一方面,森林火災有樹冠火、地下火等多種形態,扑救的專業性要求高﹔另一方面,森林草原火災點多、線長、面廣,需要調動大批人力資源才能應對。專業、半專業、非專業隊伍既要確保自身安全,又要相互配合。

  第四,森林火災還具有反復性,火災余燼很可能死灰復燃,有的地下火可以蟄伏很長時間。

  第五,森林火災扑救危險性極高。森林消防有“十火九風”之說,最怕的就是風向突變。應急救援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危及消防員的生命。

  一針及時省九針。預防是森林火災應急管理的重中之重。我國森林火災應急管理遵循“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則。其中,打早與打小十分關鍵。如果小火蔓延成大火,控制的難度就會大大提升。

  人的不當行為是森林火災的主要導火索。從宏觀上說,由於人類活動,極端天氣現象頻繁發生,人與森林爭地也增強了火災侵害的風險﹔就微觀而言,不負責任行為也是導致森林火災的重要原因。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應當確立風險共擔、人人有責的理念。此外,要把植樹造林、森林保護與森林防火有機結合起來,以增強我國森林對火災的韌性。例如,在植樹造林過程中種植耐火樹種,適當進行“計劃燒除”等。

  發生森林火災以后,科學、有效地組織救援,才能避免更多次生損失。其中,尤其要注意確保救援人員的人身安全。我國組建應急管理部后,武警森林部隊成建制轉隸,成為國家綜合性救援隊伍的組成部分。在森林消防事業向職業化、專業化邁進的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做好救援者防護,理應成為優先破解的命題。

(責編:苗楠鈺(實習生)、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