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互聯網+醫療”要瞄准百姓就醫痛點

樊大彧

2019年04月02日08:02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互聯網+醫療”要瞄准百姓就醫痛點

  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加快建設遠程醫療服務體系,是解決近14億人口大國“看病難”問題的重要一招。互聯網醫療代表了醫療行業新的發展方向,有助實現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更方便人們看病就醫,可望有效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4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就“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及便民惠民服務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了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情況。據初步統計,目前全國有6376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接入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1273家三級醫院初步實現院內醫療服務信息互通共享,有28個省份開展電子健康卡試點,144個地級市實現了區域內醫療機構就診“一卡通”。

  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就促進互聯網與醫療健康深度融合發展作出部署。此次衛健委公布的一系列數字,展示了近一年來各地醫療衛生部門落實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政策的成果。其中,公立醫院接入省、市、縣三級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可以實現區域醫療衛生機構各類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和數據交換共享,促進全民健康信息共享應用﹔全國電子健康卡(碼)試點則讓就醫步入“掃碼時代”,電子健康卡整合了身份証號碼、社會保障卡號碼、診療卡等信息,讓“無卡就醫”成為現實。

  互聯網與醫療健康深度融合的主要目的,就是推動我國衛生健康領域信息化發展。隻有不斷利用信息化手段,積極解決老百姓看病就醫的“痛點”和“堵點”問題,才能讓“互聯網+醫療健康”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互聯網+醫療健康”要成為解決“關鍵小事”的突破口。很多人都有就醫時忘記帶診療卡的經歷,重復辦理診療卡以及去不同的醫院辦理不同的診療卡,這些雖然是“小事”,但也令人不勝其擾。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電子健康卡,可以打通一院一卡互不通用、醫療和醫保等部門間信息不通、醫療機構之間數據不通等堵點,可以讓群眾通過掃碼完成挂號、就診、檢查、取藥、支付、信息查詢等就醫流程,可以解決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

  “互聯網+醫療健康”也要成為解決“老大難”問題的新突破口。破解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看病難”問題,是我國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出現“看病難”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供需矛盾。我國醫療資源總量不足、優質資源匱乏且分布不夠合理,同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能力較弱。有關部門在加大力度推動優質資源下沉、合理分流病人的同時,也要加快“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搭建遠程醫療平台。通過“互聯網+”實現醫學影像無障礙傳輸和診斷,可以推動醫療診療信息共享,實現基層醫院與優質醫療的資源連接。“互聯網+”可以極大提高基層醫生的診治效率,也將對緩解“看病難”起到重要作用。

  在互聯網與醫療健康領域深度融合方興未艾之際,還應當未雨綢繆,加大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力度。個人健康信息屬於敏感信息,對患者而言至關重要。互聯網參與主體多、涉及領域廣,個人信息泄露風險高,面對這一突出矛盾,有關部門必須規范電子病歷數據信息的使用,加強行業監管和安全保障。同時,有關部門應該及早制定法律法規,在儲存、使用和共享醫療健康數據方面做出全面、嚴格的規定,把對個人健康信息安全的保護提升到更高水平。

  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加快建設遠程醫療服務體系,是解決近14億人口大國“看病難”問題的重要一招。互聯網醫療代表了醫療行業新的發展方向,有助實現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更方便人們看病就醫,可望有效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責編:苗楠鈺(實習生)、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