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治理不實就業協議,擠出就業率水分

李一陵

2019年03月28日08:19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治理不實就業協議 擠出就業率水分

日前,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下發《關於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執法行動的通知》,要求集中治理參與簽訂不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協議、不履行審查信息義務、發布歧視性招聘信息、哄抬或操縱人力資源市場價格等問題。

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34萬人,人數再創歷史新高。

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將“穩就業”放在“六穩”之首。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涉及人數眾多,關乎經濟升級、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無疑是穩就業的重點。

就業協議是高校統計就業率的依據,也是保障畢業生權益的依據。上述通知針對的是部分地區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違法違規現象,比如少數不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虛假就業信息,縱容不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協議並謀取不正當利益。如果僅從就業率統計數據來看,很多高校的就業率都在90%以上。然而,如果實際就業情況真如數據統計那麼好看,那麼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為了提高就業率,以不發畢業証,不發出派遣証和轉移戶口、檔案等材料,脅迫畢業生“假簽”就業協議書的情況時常出現。找公司批量簽就業協議、鼓勵學生去勞動力市場隨意簽就業協議、從網上購買假協議書交差、把學生檔案集體存入人才服務中心等形式的就業率造假五花八門。

有需求就有市場,一味追求就業率數據的“好看”,才會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通過提供虛假就業信息、參與簽訂不實就業協議來謀取不正當利益。

送孩子上大學的直接目的就是增強就業競爭力,因此,社會公眾將就業率作為評判高校優劣的重要標准。就業率還是衡量高校辦學水平的重要評價指標。在這種壓力之下,自然會出現就業率“注水”現象。

對此,一是要改革和優化對就業率的考核體系。就業是社會經濟形勢、個人能力、就業意願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能要求所有高校、所有專業都達到極高的就業率。同時,高校也要向畢業生就業的指導者、監督者和協調者的角色轉變,為畢業生做好就業服務工作,真正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讓畢業生真就業、高質量就業。這才是“穩就業”的內涵所在。

而打擊簽訂不實就業協議的違規違法現象,擠掉就業率的水分,也是為了倒逼高校投入更多精力,更加務實地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前的專業教育、職業規劃、就業指導。針對現實中存在的發布歧視性招聘信息、哄抬或操縱人力資源市場價格等諸多違規現象,迫切需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市場監管等部門嚴格執法、集中整治,營造公平就業環境,保障勞動者平等就業權益。

(責編:苗楠鈺(實習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