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說道:小修補 大文章

蘇  藝
2019年03月19日05:2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修修修、改改改,不僅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也是對消費的一種拉動

  

  前幾天,家裡有個小櫃子壞了,我准備拿下樓扔掉,老爸一看連忙阻止,邊修邊教訓:“明明可以修好,為啥隻想著扔了換新的?”

  東西壞了、舊了,扔掉換新的,在如今的年輕人當中並不少見。現代生活節奏普遍很快,年輕人工作忙,要花時間、花精力對舊物進行維修、改造,一些人難免覺得麻煩,不如買新的方便。

  也有人不怕麻煩。他們像老爸一樣,想著法兒翻新家裡的舊東西接著用,有些人更是把這事做成了生意。去年冬天,我就成了這門生意的客人。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在家附近的街角發現了翻新羽絨服的小店。於是,一件閑置多年的羽絨服獲得了新生:舊絨配新面,省錢不說,暖和又時尚。翻新完羽絨服,身邊的朋友看了覺得效果好,紛紛光顧小店。

  類似的事情,這幾年越來越多。參與的人多了,主打舊物回收改造的平台也就跟著多了起來。網上還有不少視頻,教大家把舊毛毯做成腳墊、舊書改裝成座椅……簡單的小改造,省了錢省了物,也為生活增添了不少意趣。

  促使這種轉變發生的,除了惜物,還有低碳環保的理念,體現的是一種綠色的生活方式。

  有人說了,我買買買,拉動了消費,是給國家做貢獻吶。這話說對了一半。如果買買買伴隨的是扔扔扔,后果將會怎樣?恐怕道理並不復雜。用更多資源消耗、更大環境損害換來的“消費貢獻”,不要也罷。

  小修小補中,也有著大文章。修修修、改改改,不僅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也是對消費的一種拉動。年輕人沒工夫修修改改,您找人翻新舊羽絨服、改造舊物件,不也是花錢消費嗎?往大了說,這種消費理念,還有利於催生新的產業、新的行當。資源再回收、再生產、再利用,這裡面的需求潛力、供給潛力,都大著呢。

  讓閑置資源重新為我所用,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它就在我們身邊,隨時等著我們去發現、去踐行。這方面,需要媒體多做宣傳,也需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齊頭並進,還需要各級政府大力推進。

  當然,無論舊物怎麼改、怎麼用,都不能浪費更多資源、產生新污染,否則就違背了綠色、環保、低碳的初衷。


  《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19日 13 版)

(責編:王仁宏、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