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搶人大戰”再思考

子長

2019年02月27日08:28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搶人大戰”再思考

隨著春節以來各地又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自2017年中以來的各地“搶人大戰”,非但沒有降溫,反大有“升級”之勢。這表現在:一是,不但又有一線、二線城市加入其中,一些“普通”的地級市也加入其中,僅不到一個月時間,“發布人才引進與落戶等政策的城市已經超過16個”﹔二是,激烈競爭之下,部分地方政策正加碼升級,有的地方降低了落戶的社保繳納門檻,有的地方取消了購房落戶的面積限制,更有很多地方進一步放寬了學歷限制,比如江蘇常州就出台新規定,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職業院校畢業生在該市依法繳納社保並申領居住証后,就可以申請落戶,並且兩項條件均滿1年后,其配偶和未婚子女可以申請在本市落戶。

人才是第一資源。各地“新政”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人才的重視,也客觀上為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帶來了直接實惠。不過,正如分析者指出,“搶人大戰”也折射了一些地方當下的現實困境。一方面,在我國人口結構影響越來越明顯的大背景下,需要通過吸引大量人口落戶來儲備勞動力資源和消費潛力﹔一方面,比較現實的是,很多地方著力於城市規模、發展檔次的升格擴容,無論是在硬指標還是在競爭力上,都有對人的需求﹔再加上一些地方樓市“去庫存”,種種因素綜合起來,讓很多城市“敞開懷抱”,雖然名曰“人才引進”,但“政策門檻”正越來越低。過去一年來,以較早出台“新政”西安等城市為代表,經濟增長交出了比較靚麗的數據,無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上述困境,自然令更多城市蠢蠢欲動。

是不是就此可以認為這樣的“人才政策”成功了呢?似乎還應該細細考量。自“搶人大戰”伊始,就有專家指出,比起用政策吸引人,留得住人更重要。然而,留不留得住需要相對長一點時間才能驗証,倒是經濟增長的數據反饋更快。所以,問題的關鍵是:這個增長到底是誰貢獻的?很多地方在解釋“新政”時否認“救市”,但一個明顯事實是,各地政策中羅列的落戶資格、購房補貼、貸款利率優惠對很多人十分有吸引力。要看到,在經濟增長轉型的壓力下,一些大力引才的城市雖然經濟增長亮眼,但房價漲幅也十分明顯,動輒達到了20%。如此需要追問的是,假如剔除房地產的貢獻,當地的經濟表現到底如何?恐怕隻有解釋清這個問題,才能評價“人才政策”的真實效用。否則,跟風再加入“搶人大戰”,難免有急功近利之嫌。

再有就是“人才政策”的連鎖效應。對流入城市而言,升格城市固然與一定的人口規模相關。同時還應該意識到,與人口急速擴容緊密相關的是城市發展與治理能否跟得上?之所以強調“留得住人”,在筆者看來,不單是落戶者個人發展空間的考慮,一個城市的“舒適度”也很重要,而這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辦事效率、交通狀況等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有關,前幾年的一些人“逃離”了北上廣,轉眼又“逃回”了北上廣,本質上觸及的就是這個問題。

另一個不容忽視問題是流失。人口規模眼下就那麼大,雖然城鎮化過程中有農村向城市輸入人口,但很現實的問題是,在人才從一些城市流入到另一些城市情況下,流出地怎麼辦?日前有報道提到,寧夏政協委員調研發現,過去一年寧夏部分科研院所的人才流失“非常嚴重”,陷入“經濟不發達吸引不來人才、沒有人才又不能提升經濟水平”的困局。這同樣值得重視。

(責編:苗楠鈺(實習生)、董曉偉)